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活眼的意思、活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活眼的解釋

(1).端溪硯上圓形的斑點。其有白赤黃暈紋者,謂之“活眼”。 宋 李之彥 《硯譜·死眼活眼》:“巖石又分上下,又有活眼死眼之别。圓暈相重,黃黑相間,精在内,晶瑩可愛,謂之活眼。”

(2).詩文中精辟而點明要旨的字眼。 明 李贽 《四書評·論語·憲問》:“字字活眼,的是聖筆。”

(3).眼力。如:以活眼讀活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活眼”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不同語境可作具體解釋:

  1. 硯台術語
    指端溪硯(廣東端州出産的名硯)上天然形成的圓形斑點,若帶有白、赤、黃等顔色的暈紋,則稱為“活眼”,與無暈紋的“死眼”相對。這種紋理被視為硯石品質的象征,如宋代李之彥《硯譜》記載:“圓暈相重,黃黑相間,精在内,晶瑩可愛,謂之活眼”。

  2. 文學用語
    比喻詩文中精辟且點明主旨的關鍵字句。例如明代李贽在《四書評·論語·憲問》中評價:“字字活眼,的是聖筆”,強調文字精準傳神。

  3. 日常引申義
    可表示敏銳的洞察力或判斷力,如“活眼識人”。這一用法在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形容對事物本質的深刻觀察能力。


以上釋義綜合了古籍文獻、工具書及網絡解析(完整信息可參考、5、7等來源)。需注意,“活眼”在不同領域(如日語中另有“洞察力”的假名用法)可能存在差異,此處以中文語境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活眼的意思

“活眼”是一個漢語詞彙,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眼睛明亮、有神,能夠表達出活潑、敏銳的目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活眼”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目”字旁,右邊是“自”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

“活眼”一詞的源自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其中寫道:“入則不能舍卒子,出則活眼以待。”意思是說一個人進入一種局面時,必須隨機應變;而在離開的時候,必須保持警覺,以便應付突發情況。慢慢地,“活眼”逐漸演變成形容一個人眼睛有神、敏銳的詞彙。

繁體

“活眼”的繁體字為「活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沒有“活眼”這個詞,但它的組成部分卻都是古漢字。在古代寫法中,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

例句

1. 這位小姑娘的眼睛真活眼,一看就知道她很聰明。

2. 他的眼神總是那麼活眼,透露出一種自信和智慧。

組詞

活力、眼神、活潑、目光

近義詞

靈動、機智、敏銳、明亮

反義詞

呆滞、無神、遲鈍、暗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