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罰。 葉聖陶 《窮愁》:“ 金榮 曰:‘……始則金錢無靈,今乃課罰綦薄,吾儕小人,誠弗測長官何所懷也!’”
“課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課罰”指處罰,常用于描述對某種行為施加的懲戒措施。該詞由“課”(本義為考核、征收)與“罰”組合而成,強調通過制度性手段進行責罰。
構詞分析
文學用例
葉聖陶在《窮愁》中寫道:“始則金錢無靈,今乃課罰綦薄”,通過角色對話體現制度性懲罰與社會現實的矛盾。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詞典來源(如滬江線上詞典)。
《課罰》是一個中文詞彙,用來表示因為學習或行為不當而受到的處罰。通常被用于形容在教育領域中,學生因為缺乏紀律或不完成作業等而被老師處以相應的懲罰。
《課罰》由兩個部首組成:課 (kè),表示教育和學習;罰 (fá),表示處罰和懲罰。它的總筆畫數為10。
《課罰》是一個現代漢字詞彙,來源于古代對于教育和紀律的需求。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課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課罰》在古時候的寫法為「課罰」,課的部分包含左右結構的「讠」(讠是「言」的舊稱,表示言語的意思),罰的部分包含上下結構的「罒」(表示網罟的意思)。
1. 由于他經常遲到,老師對他進行了課罰。
2. 學校規定,做完作業之前不能玩手機,否則将會受到課罰。
組詞:課程、罰則
近義詞:懲罰、處罰
反義詞:獎勵、表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