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妝打扮的意思、梳妝打扮的詳細解釋
梳妝打扮的解釋
見“ 梳粧打扮 ”。
亦作“ 梳妝打扮 ”。對容顔衣着進行修飾。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二折:“ 張龍 ,将那 李四 的渾家,梳粧打扮的賞與 張珪 便了。” 李淑一 《忽報人間曾伏虎》:“ 開慧 平時生活樸素,從不講究梳妝打扮。”
詞語分解
- 梳妝的解釋 婦女梳洗打扮她急急忙忙地進行梳妝打扮,一會就打扮完了詳細解釋見“ 梳粧 ”。亦作“ 梳妝 ”。.婦女梳洗打扮。 唐 秦韬玉 《貧女》詩:“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粧。”一本作“ 梳妝 ”。 宋
- 打扮的解釋 修飾裝扮出來的樣子你那身打扮可不能去赴宴會詳細解釋.使容貌和衣着好看;裝飾。 宋 盧炳 《少年遊》詞:“繡羅褑子間金絲,打扮好容儀。”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齊齊,則等
專業解析
梳妝打扮指通過整理儀容、修飾外表來提升個人形象的行為過程,具體包含以下含義:
一、核心釋義
-
梳妝
指梳理頭發、清潔面部及化妝修飾。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将“梳妝”釋為“梳洗打扮”,強調對頭發的整理與面部修飾(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215頁)。
《漢語大詞典》 進一步說明其包含“梳頭、化妝”等步驟(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第6卷 第1293頁)。
-
打扮
指選擇并搭配服飾、配飾以美化整體形象。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解釋為“裝飾使美觀”,側重服裝與裝飾品的協調(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312頁)。
二、行為内涵
三、引申用法
- 文學象征:古典詩詞常借“對鏡貼花黃”等梳妝場景(《木蘭詩》),隱喻人物心理或時代風貌。
- 現代延伸:涵蓋護膚、發型設計等廣義形象管理,體現個體對自我呈現的主動性。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2.
-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 王文錦(譯解). 《禮記譯解》. 中華書局, 2017.
網絡擴展解釋
“梳妝打扮”是一個漢語常用詞組,指對個人儀容進行整理和修飾的過程,通常包含以下含義:
- 字面含義
由“梳妝”和“打扮”兩個動作組成:
- 梳妝:指梳理頭發(梳)、塗抹化妝品(妝)等面部修飾
- 打扮:包含服裝搭配、配飾選擇等整體造型設計
-
典型步驟
一般流程包括:
- 潔面護膚 → 發型梳理 → 面部化妝 → 服飾搭配 → 配飾點綴
- 古代女性還包含盤髻、貼花黃等步驟(如《木蘭辭》中“當窗理雲鬓,對鏡貼花黃”)
-
文化意涵
- 禮儀象征:體現對社交場合的重視(如古語“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 身份标識:不同朝代妝發體現社會地位(如唐代高髻、宋代珍珠妝)
- 審美表達:反映時代審美潮流(如民國時期旗袍配波浪發)
- 現代延伸
- 廣義使用:可形容事物被精心裝飾(如“城市梳妝打扮迎國慶”)
- 行為心理學:通過外在修飾增強自信的心理暗示作用
該詞常見于文學描寫(如《紅樓夢》對十二钗妝容的細緻刻畫)和日常社交場景,既包含功能性整理,也承載着審美表達與社會文化意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物化傾向的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傲慢少禮薄軬車包巾變蛋避賊捕桉裁度沉浸弛怠爞融出輿入辇詞語代籤電眸樀樀東宮倉短短防火牆藩屏飛彈鳳膺佛廟副經理攻奪狗彘官券詭勝孤興海岸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合市揮喝胡子工程江濑堅陣金鸾九回浚決爛柯亭老爺爺斂手屏足遼絕燎煙麥斛買瞞卯金刀湎演磨耗紐捏清耿耿球風啓牖熱障揉砑三幡時激疏愚天台宗頭影枉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