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龐大。 宋 葉適 《代宋彥遠青詞》之二:“自知延瞬息之微生,何以答鴻龐之厚施。” 明 危素 《小孤山歌》:“鴻龐稍見土宇曠,疏鑿方知 夏後 勤。”
“鴻龐”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óng páng(注音:ㄏㄨㄥˊ ㄆㄤˊ),其核心含義為“龐大”,常用于形容事物規模宏大或難以想象的廣闊。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面拆解:
語境含義:
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描述宏大的場景、厚重的恩惠或廣闊的空間,帶有一定莊重感。例如:
“鴻龐稍見土宇曠,疏鑿方知夏後勤。” ——明·危素《小孤山歌》。
古籍例證:
現代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辭源》。
《鴻龐》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龐大、衆多的樣子。它由“鴻”和“龐”兩個字組成,鴻龐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鳥”和“廣”,總計10個筆畫。
成語《鴻龐》來源于古代的文獻和經典,最早見于《晉書·王淵傳》。具體描寫了當時晉朝宰相王淵舉薦人才的情景,稱其招募衆多才子如同“羽翼萬裡,簡而不繁,則蔽天下者鴻龐焉”,意為龐大到覆蓋整個天下。
繁體字中,鴻龐的寫法為「鴻龐」。而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鴻字用的是「黃鳥」的鳥部,龐字則是用了「廣」的變形,龐本義是指豬而後引申為指龐雜或巨大。
我們參觀了一家工廠,那裡生産線鴻龐,機器嘈雜,讓人不禁感歎現代科技的發展。
這個項目的規模鴻龐,需要各方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組詞:
鴻篇巨制、鴻圖大略、龐然大物。
近義詞:
宏大、浩大。
反義詞:
微小、狹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