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嵩山 和 華山 的并稱。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夫欲隮 閬風 陟 嵩 華 者,必不留行於丘垤;意在乎遊 南溟 汎滄海者,豈瑕逍遙於潢洿。”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禀 嵩 華 之玉石,潤 河 洛 之波瀾。”《宋史·種放傳》:“ 放 沉默好學……每往來 嵩 華 間,慨然有山林意。” 清 陳維崧 《沁園春·題竹逸小像》詞:“任裁為拄杖,躡他 嵩華 ;劈成橫笛,吹出《伊》《涼》。”
(2).比喻崇高。 唐 皮日休 《内辯》:“公當時之望, 溟 渤 於文場, 嵩 華 於朝右。”
“嵩華”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嵩山和華山的并稱,是中國兩座著名的五嶽名山:
古代文獻中常将兩山并提,如:
比喻崇高的事物或品格,常用于文學語境:
嵩山本身的文化地位強化了“嵩華”的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嵩山自然景觀,可參考-11的詳細描述。
《嵩華》是一個漢語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山嶽的壯麗和美麗。這個詞的意思可以解釋為山高而美麗。
《嵩華》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字母"山"是指這個詞的部首,而字母"口"、"大"則為這個詞的其他部分。
在《嵩華》這個詞中,字母"山"的筆畫數為三,字母"口"和"大"的筆畫數分别為四和三。
《嵩華》這個詞的來源并沒有确切的記載。不過,"嵩"和"華"都是漢字中的常用字。"嵩"指的是嵩山,是中國五嶽中的一座,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華"則是指美麗、華麗。
《嵩華》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化。然而,《嵩華》這個詞的古代寫法并沒有特别的變化,與現代寫法相同。
1. 遠眺山間雲海,真是一副嵩華美景。
2. 嵩華之地,風景如畫,震撼人心。
3. 他的攝影作品展現了山嶽的嵩華之态,令人歎為觀止。
組詞: 高嵩、華麗、美麗。
近義詞: 雄偉、壯觀、绮麗。
反義詞: 平淡、平庸、丑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