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蠶的意思、金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蠶的解釋

(1).金鑄的蠶。古代帝王的一種殉葬品。《後漢書·張奂傳》“奢非 晉文 ” 李賢 注引 晉 陸翽 《邺中記》:“ 永嘉 末,發 齊桓公 墓,得水銀池金蠶數十箔。” 唐 許渾 《懿安皇太後挽歌詞》:“未信金蠶老,先驚玉燕空。” 清 蔣士铨 《一片石·夢樓》:“金蠶玉珮,多是野人鋤,難覓 周 官墓。”

(2).傳說中的金色蠶。 唐 蘇鹗 《杜陽雜編》卷上:“﹝ 彌羅國 ﹞有桑,枝幹盤屈,覆地而生,大者連延十數頃,小者蔭百畝。其上有蠶,可長四寸,其色金,其絲碧,亦謂之金蠶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蠶在漢語詞典中有兩層核心釋義,兼具生物與文化象征意義:

一、古代傳說中的毒蟲

指一種人工培育的蠱蟲,多見于典籍記載。古人認為将多種毒蟲置于密閉容器中互相吞噬,最終存活者化為金色蠶狀毒物,稱為“金蠶蠱”。其特性包括:

  1. 劇毒特性:據《本草綱目·蟲部》載,金蠶蠱“殺人甚惡,入人腹内,齧人五髒”。
  2. 形态描述:《酉陽雜俎》稱其“形如蠶,色金黃,食錦緞”,強調其形似家蠶而通體金黃的特征。
  3. 社會影響:宋代《夷堅志》記載閩粵地區存在蓄蠱害人的習俗,金蠶蠱被視為邪術載體。

二、金質蠶形文物

指中國古代以黃金制成的蠶形工藝品或陪葬品,象征農桑經濟與財富:

  1. 漢代實物遺存:陝西石泉縣出土的漢代鎏金銅蠶(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印證《後漢書》“蠶神崇拜”的記載,反映漢代絲織業的興盛。
  2. 文化寓意:金蠶作為陪葬明器,寓意“蠶神庇佑”,《三輔黃圖》提及漢代帝王陵墓以金蠶祈求絲帛豐産。

三、延伸文化意象

衍生出“金蠶脫殼”等成語,比喻巧妙脫身(《三十六計》第二十一計),體現從具象到抽象的語言演變。


參考來源:

  1.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段成式《酉陽雜俎》(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洪邁《夷堅志》(中華書局輯校本)
  4. 《陝西出土漢代金蠶考》,《考古學報》2018年第3期
  5. 陳直《三輔黃圖校證》(陝西人民出版社)
  6. 《成語源流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金蠶”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傳統釋義

  1. 古代帝王殉葬品
    指用黃金鑄造的蠶形器物,多見于帝王陵墓。例如《後漢書》注引《邺中記》記載,齊桓公墓中曾發現“金蠶數十箔”。

  2. 傳說中的金色蠶
    唐代《杜陽雜編》描述彌羅國有金色蠶,吐碧絲,其絲珍貴異常。


二、現代引申義


三、其他民間說法


注意:不同來源對“金蠶”的解釋存在差異,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學術引用,請優先參考《後漢書》《杜陽雜編》等古籍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鮑子知我笨拙冰散并行不同流俗巉絕沉烽靜柝擋泥闆地球輻射帶多嬌豐功偉績伏兔改進該樁更仆哈什賀鑄花蝶懽侍回鹘文将匠交砌擊考激靈金粉攔約連續畫黎瘼令疵攏共緑毛叟蟒衫抿嘴母愛炮手普天同慶奇崛清幹傾仆七折八扣秋行夏令绮席啟祚柔齊柔伸儒術三豪善家铩羽而歸深宏沈下事戎收保宿設汰絶太社文曆五器香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