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出音響。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飛聲激塵,依威厲響。” 晉 潘嶽 《射雉賦》:“伊義鳥之應敵,啾擭地以厲響。”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四:“厲響思清晨,遠去何所依。” 逯欽立 校注:“勵響,激出音響,指急啼。”
“厲響”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厲響”多用于書面語境,既可用于具體聲響(如自然界或器物聲),也可抽象比喻激烈的表達或行動,具有動态感和沖擊力。若需更多例句或典籍考證,可參考、2的文獻來源。
《厲響》是一個動詞,意思是聲音高亢、尖銳,有強烈的破壞性或者威嚴的氣勢。通常用來形容聲音響亮而猛烈。
《厲響》由部首廠和響組成,部首廠表示廠房的意思,而響字意為聲音。
厲的筆畫數為4畫(廠的廠字形),響的筆畫數為10畫。
《厲響》一詞來源于古漢語,最早見于《史記·漢書·孔子世家》:"其言辭甚富,而聲厲響,貌若中行。" 這句話形容孔子言辭既豐富又聲音嘹亮。
《厲響》的繁體字形為「厲響」。
在古代,「厲響」的書寫方式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字形可能稍有差異。
1. 那架飛機降落時,引擎發出了一陣厲響。
2. 戰争爆發時,炮火的厲響震耳欲聾。
1. 厲吼:聲音尖銳而有威嚴地大聲喊叫。
2. 厲害:形容事物強大、強烈、劇烈。
3. 厲聲:聲音高亢而威嚴。
1. 嘹亮:形容聲音高亢、清脆。
2. 刺耳:形容聲音尖銳而使人不悅耳。
3. 雄渾:形容聲音響亮、有力量感。
柔聲:形容聲音柔和、低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