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詩筆的意思、詩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詩筆的解釋

(1).詩和散文。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慕賢》:“君王比賜書翰,及寫詩筆,殊為佳手。” 王利器 集解:“ 六朝 人以詩、筆對言,筆指無韻之文。”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至午後詩筆俱成,得七千餘字。”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辭筆或詩筆對舉, 唐 世猶然,逮及 宋 元 ,此義遂晦。於是散體之筆,并稱曰文。”

(2).寫詩的筆。 宋 王安石 《贈老甯僧首》詩:“閑中用意歸詩筆,靜外安身比 太山 。” 金 元好問 《示崔雷詩社諸人》詩:“江山自許供詩筆,糜粥猶能到酒杯。” 清 秋瑾 《題<潇湘館集>》詩之二:“千尋翠色供詩筆,一派湖山作畫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詩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與起源

  1. 詩與散文的合稱
    該義項源于六朝時期,将“詩”(有韻的韻文)與“筆”(無韻的散文)對舉。例如北齊顔之推在《顔氏家訓·慕賢》中提到君王賜予的“書翰”與“詩筆”,其中“筆”即指散文。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也指出,唐代以前“詩筆”常對舉,宋代後逐漸被“文”取代。

  2. 寫詩的筆或才能
    後引申為創作詩歌的工具或能力,如宋代王安石詩句“閑中用意歸詩筆”,金代元好問“江山自許供詩筆”,均以“詩筆”代指詩歌創作。


二、文學與曆史應用


三、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詩筆”更多用于形容詩歌創作風格或能力,例如“清新明快的詩筆”(例句),而較少用于區分文體。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詩筆

詩筆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彙,它是指用于寫詩的筆,具有一定文化和藝術特色。下面将逐一介紹詩筆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詩筆的第一個字是“詩”,它的部首是讠(讠是“言字底”),總共有7畫。

詩筆的第二個字是“筆”,它的部首是竹,總共有10畫。

來源和繁體

詩筆的來源即為所見即為所得,由“詩”和“筆”兩個字組合而成,寓意着用筆書寫出的詩歌作品。在繁體字中,詩被寫作詩,筆被寫作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在古代,詩的寫法為“詩”,它的作品與形式更加注重韻律和格律。筆的寫法也有所不同,為“筆”,過去的筆主要是用竹子制作,後來慢慢發展出了毛筆和鋼筆等不同材質的筆。

例句

詩筆描繪出了美麗的山水畫卷。

他的詩筆細膩而動人,引領讀者進入了一個優美的文學世界。

組詞

詩經、詩歌、詩人、詩詞、筆記、筆友、筆名、毛筆。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文筆、書法、字畫。

反義詞:散文、散筆、詩酒。

總結:詩筆是指用于寫詩的筆,拆分部首是讠和竹,總筆畫數為17畫。這個詞彙的來源即為所見即為所得,繁體寫法為詩筆。在古時候,詩的寫法是“詩”,筆的寫法是“筆”。詩筆可以用于描繪美麗的畫卷,也可以形容細膩而動人的文學作品。組詞有詩經、詩歌、詩人、筆記、筆友等。近義詞有文筆、書法、字畫,反義詞有散文、散筆、詩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