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紅海的意思、紅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紅海的解釋

[the Red Sea] 非洲與亞洲之間的狹長海域。從蘇伊士灣至曼德海峽長約 2100 公裡。向南經亞丁灣通往印度洋。西岸的埃及、蘇丹、埃塞俄比亞和東岸的沙特阿拉伯、也門隔海相對。最寬 306 公裡。最深 2920 米。面積438000 平方公裡。蘇伊士運河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紅海(hóng hǎi)漢語詞典釋義

一、地理概念

紅海指位于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的狹長海域,是印度洋的陸間海。其名稱源于水體中季節性繁殖的紅色藻類(如束毛藻),使海水呈現紅褐色現象。《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标注為“因沿岸水中多紅色藻類而得名”。

二、引申義:商業競争術語

在經濟學語境中,“紅海”喻指競争激烈、利潤稀薄的市場領域,與“藍海”(未開拓的新市場)相對。此概念由W.錢·金(W. Chan Kim)和勒妮·莫博涅(Renée Mauborgne)在《藍海戰略》中提出,強調紅海市場中企業需通過價格戰争奪存量需求。

三、權威來源釋義

  1. 《辭海》(第七版):

    紅海為“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的重要航道,南經曼德海峽通阿拉伯海”,并解釋其命名與藻類赤潮相關。

  2. 《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卷》:

    指出紅海是世界鹽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地質構造屬東非大裂谷延伸帶,具有顯著的闆塊運動特征。

四、引用來源說明

(注:以上鍊接為對應權威出版物官方平台,内容經學術審核,符合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

紅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釋:

一、地理概念

紅海是位于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的狹長海域,北經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南經曼德海峽通往亞丁灣和印度洋。其面積約438,000平方公裡,平均深度558米,最深處達2920米。作為世界上鹽度最高(約4.1%)且水溫最高(夏季表層超30°C)的海域,它在地質學上處于非洲闆塊與印度洋闆塊的張裂帶,屬于東非大裂谷的延伸,目前仍以每年約1厘米的速度擴張。

二、名稱由來

關于“紅海”得名的常見解釋包括:

  1. 藻類現象:局部海域因紅色藻類(如藍綠藻)季節性大量繁殖,使海水呈現紅色。
  2. 方位命名:部分學者認為“紅”可能源于古代某些文化以顔色代指方向,如象征“南方”或“西方”。
  3. 環境特征:沿岸沙漠氣候帶來的紅色沙塵暴可能導緻海面呈現紅黃色。

三、經濟與戰略地位

紅海自古是國際貿易與軍事要道:

四、文化與宗教意義

紅海在《聖經·出埃及記》中記載了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渡海的故事,成為宗教文化中的重要符號。

補充說明

紅海在經濟學中也被引申為“競争激烈的市場”,但此含義與地理名詞無直接關聯。若需了解更詳細信息,可參考相關地理文獻或權威百科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屯敗子回頭金不換保障房焙治柴頭腦殻譂奴熾張船到碼頭車到站賜複慈造當刻戥秤冬米端妍放邁飛夢豐筋多力蜂潰伏伏帖帖觀睹詭狹古交市衮龍袍國力還納後腰艱疚節母祭侯窘執久計阄題跼踀攔刼列徒離畔馬薤面署第一面體邈影鳴冤叫屈歐墨旁尊攀陪破恨妻離子散勤厚曲辯诎指上品嬗易聖鄉事事物物失賺搠渰宿傳梯牆舞羽鏬漏筱簵之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