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雅:馬薤,荔也。亦名荔實。
“馬薤”是植物“薤”(Allium chinense)的别稱,屬于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稱中的“馬”并非指動物,而是古代對大型植物的慣用前綴(如“馬蓼”“馬蜂”),用以強調植株形态較普通品種更粗壯。薤的葉片細長如韭菜,鱗莖呈卵形,可食用或入藥,在中國南方多省有栽培,常用于腌制酸藠頭。
補充說明:
馬薤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馬”和“薤”。
馬的拆分部首是馬部,它共有3個筆畫。
薤的拆分部首是艹部,并且它有一個獨立音節的情況下,共有16個筆畫;薤作為一個字的右部,共有15個筆畫。
馬薤是由馬和薤兩個字組成的,它是古人用來形容馬蹄和馬蹄蕨的。馬蹄蕨葉片形狀和馬蹄相似,所以得名為“馬薤”。
馬薤的繁體字是馬薤。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馬的原始形态是“⺈”,而薤的原始形态是“□艹爻”。
1. 馬薤葉片寬大,生長在濕潤的環境中。
2. 他的馬薤般的十個手指靈活而敏捷。
馬薤的組詞有:馬薤葉、馬薤屬、馬薤根等。
馬薤的近義詞有:馬蹄蕨、蕨類植物等。
馬薤的反義詞沒有一個明确的對應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