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放超脫。《世說新語·言語》“ 王長史 與 劉真長 别後相見” 劉孝标 注引《王長史别傳》:“ 濛 神氣清韶,年十餘歲,放邁不羣。”《北史·崔季舒傳》:“ 敬邕 從弟 接 ,字 願賓 ,容貌魁偉,放邁自高,不拘檢。”
“放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放邁”指豪放超脫,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不拘泥于小節,灑脫自由。例如《世說新語》注引的《王長史别傳》中描述王濛“放邁不群”,強調其氣質獨特、不拘俗流。
現代語境中,“放邁”較少使用,更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讨論中。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成語,強調“放開束縛、大步向前”的積極态度。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原文或現代釋義,可參考《世說新語》《北史》等文獻或權威詞典。
放邁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放”和“邁”兩個字組成。以下是關于這個詞的詳細信息:
放:由“方”和“攵”兩個部首組成,總計有8畫。
邁:由“辶”和“賣”兩個部首組成,總計有8畫。
放邁的原義是指行進或奔跑時的大步向前,形容速度快且有力。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詩經·小雅·讙兮》中的一句詩:“無言誰知其難易,陽貨其邁邁。”
放邁的繁體字為「放邁」。
在古代,放邁的寫法稍有不同。放原本寫作「方放」,邁原本寫作「辵賣」。
1. 他以放邁的步伐來迎接勝利。
2. 這匹馬以放邁的速度奔向終點。
放煙邁火、放任自流、邁步如飛
疾馳、飛奔、狂奔
蹒跚、緩慢、停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