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還;交納。 宋 蘇轼 《乞減價粜常平米赈濟狀》:“以此愚民生心僥倖,每有借貸,例不肯及時還納。” 元 馬祖常 《建白一十五事》:“所有孳畜田産,厚息借貸,準折還納,終緻破産,不敢有詞。” 清 柯悟遲 《漏網喁魚集》:“﹝ 道光 二十九年﹞下忙銀大漕概未徵收,佃戶小大租均未還納,幸不滋事。”
還納(huán nà)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兩類釋義:
指将物品退回原處或交還原主的行為,強調“返還”與“接收”的雙向動作。
例證:
“逾期未還納庫藏器物者,依律論處。”
此義項源于古代公文用語,現代多用于法律、財務等正式場景,表示歸還公物或款項。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第128頁,商務印書館,2012年。
特指将脫出體外的組織(如腸管、子宮)推回體内原位的手法。
例證:
“凡疝氣脫腸,須急以手法還納。”
此用法專屬于傳統醫學文獻,強調通過外力使髒器複位。
來源:《中醫大辭典》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第689頁。
“還納”由“還”(返回)與“納”(收進)構成,屬中古漢語并列式複合詞。其近義詞“歸還”側重單向返還,“複位”僅強調位置還原,而“還納”隱含交接雙方的互動性。現代漢語中,因語境分化,日常用語更常用“退還”“退回”等替代第一義項。
學術參考: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312頁。
“還納”是一個漢語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将財物或借貸的錢款按要求返還或繳納。
在醫學領域,“還納”特指将脫出體外的組織(如疝氣、腸管等)推回原位的治療手法。
如需具體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中的古典詩詞引用及中的曆史案例分析。
悲哀被參本統庳細比喻踩捕裁留塵蛻吃獨桌初診笛材地螾蹲踞貳守煩傷風諭隔屋撺椽拱聖關陸滾雪球哈什後堂猴猿槐膠彈子歡諧華腴家伎結識嗟怨急流麂鹿錦綉前程箕張鞫案扣人心弦樂學列大夫龍窠漏眼不藏絲魯菜美美梅醖櫗楔密友内視反聽評吊謙約諐則清簟清位欽心社夥受律水瓢俗緣天造通天冠枉法五禦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