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诎指的意思、诎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诎指的解釋

(1).降低身分,屈己下人。《戰國策·燕策一》:“ 郭隗 先生對曰:‘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役處,詘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學,則百己者至。’” 吳師道 校注:“屈指,猶言折節。”

(2).彎着指頭計算。《漢書·陳湯傳》:“詘指計其日,曰:‘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诎指"是古漢語中的特殊用字組合,其核心含義可從三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诎"為"屈"的通假字,《說文解字》注:"诎,诘诎也。從言出聲。一曰屈襞"(來源:《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指"即手指,二字組合表示彎曲手指的動作,如《禮記·玉藻》載"天子搢珽,方正于天下也;諸侯荼,前诎後直"鄭玄注:"诎謂圜殺其首,不為椎頭"(來源:《十三經注疏》阮元校刻本)。

二、引申義發展 在先秦典籍中漸生抽象含義,如《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诎五指而頓之"(來源:《諸子集成》上海書店版),此處喻指對事物的掌控方法。漢代《史記·淮陰侯列傳》"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張守節正義引古注:"诎指,猶雲屈指計之"(來源:《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說明已衍生出"計算、籌劃"的引申義。

三、現代訓诂學解釋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1.降低身份;2.枉屈己意而順從他人"(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2版),此解源于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诎者,疊韻為訓。诎當訓屈伸之屈"的訓釋(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诎指"(qū zhǐ)是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屈指計算 指彎曲手指計數或推算時間。最早見于《漢書·陳湯傳》:"诎指計其日,曰:'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 這裡指通過屈指計算日期進行預測()。

  2. 曲意順從 表示降低身份、屈己從人,常見于君臣或尊卑關系中。如《戰國策·燕策一》記載郭隗勸說燕昭王招賢時提到:"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學,則百己者至。" 意為折節禮賢下士()。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哀癯騃穉筆禍碧輪慚腆擦西持守戳記大夫松單家彈枉道價鬥絶防小飜掌蜚覽分痛輔邑鈎葛怪臉鲑飯咕溜溜含歌覈見黃夷賤走伎道節略驚飍積信聚光鏡軍禮逦遞龍鳴旅服茅龍民碞墨緑黏帶佞史農曆暖匣叛衍強不知以為知曲袷笘籥賒銷舍園石膽疏密有緻舒心絲竹管弦天問鐵線篆通晚萬斛萎哲先零顯盛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