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op grade]∶上等的物品
(2) [top-grade]∶上等;質量好的或等級高的
此茶堪稱上品
(3) [distinguished family]∶魏晉南北朝時指門第高的士族
(1).上等。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如此諸賢,故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閒人。”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談錄》卷八:“建茶盛於 江南 ,近歲制作尤精。龍鳳團茶最為上品。”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方城石》:“此硯雖非玉,亦石中上品也。”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五:“隔她不遠坐了些愛裝飾的外國太太,時時送來一些上品的香水的氣息。”
(2).指最高的門閥品第。《晉書·劉毅傳》:“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勢門上品,猶當格以清談。”參見“ 九品中正 ”。
(3).佛教謂修淨土法門而道行較高者,命終化生西方淨土後所居的高等品位。 唐 元稹 《哭子》詩之四:“蓮花上品生真界,兜率天中離世途。” 明 李贽 《與馬惟清書》:“若上品之中,離佛稍遠,上品之下,見面亦難,況中品與下品乎。”
“上品”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多個維度解析:
指上等物品或品質
表示質量、等級或檔次最高的物品,如“此茶堪稱上品”。在物品分級中,常與“極品”“下品”等形成對比,如“極品>上品>一般>下品”。
形容事物的高雅與卓越
強調事物在品質上的優越性,例如“茅台是酒中上品”,或用于描述藝術、工藝等領域的精品。
魏晉南北朝的門閥制度
指代最高等級的士族門第,如《晉書》提到“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反映當時社會階層的固化現象。
佛教淨土宗的修行境界
佛教中指修習淨土法門且道行較高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所處的高等品位。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文獻引用或例句,可參考《顔氏家訓》《晉書》等古籍。
上品,一詞是指具有高質量、高級味道的物品或事物。它可以形容物品的品質,也可以形容人的素質或修養。
《說文解字》中将“上”字歸為“一”部,屬于旁部字。它的部首是“一”,總共有4畫。
“上品”一詞的形成是由“上”和“品”兩個字組合而成。其中,“上”表示高層次、高等級,而“品”則表示物品或品質。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意味着具有高等級的物品或高質量的品質。
繁體字“上品”為「上品」。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但“上品”的基本結構仍然相同。在《說文解字》中,使用的字形與現代字形相似,如下:
上、進和品(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上、貝和品(Eastern Han Dynasty); 上、處後+100絲, 品(Jin Dynasty)
1. 這家餐廳的菜品真是上品,味道一流。
2. 這本書是經典文學的上品,你一定會喜歡。
1. 上品佳釀
2. 上品家具
3. 上品飾品
4. 上品禮服
5. 上品美食
高級、精品、名品、優質
次品、劣質、低級、破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