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倔強、執着。 柳青 《狠透鐵》二:“他要擔任大社監察委員,監督隊委會,真正狠透鐵!” 柳青 《狠透鐵》五:“而老監察的确狠透鐵地對公家和大社忠實,他那份虔誠,老天主教徒對上帝也比不上的。”
“狠透鐵”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拼音為hěn tòu tiě,形容人性格倔強、執着,強調對原則或目标的堅定态度。例如在柳青作品中,該詞常用來刻畫人物對公家事務的忠誠與堅持。
該詞因柳青1958年的中篇小說《狠透鐵》而廣為人知。小說描寫了合作化運動中一位忍辱負重的黨員幹部,其“狠透鐵”的性格特質成為核心形象。例如:
多用于口語或文學描述,帶有褒義色彩,強調堅韌不拔的精神。需注意語境,避免與武俠小說、煉鋼題材等望文生義的錯誤解讀。
若需進一步了解柳青小說的創作背景或具體情節,可參考相關文學研究資料。
《狠透鐵》是一個成語,表達的意思是極其強硬和堅定,毫不妥協或退讓。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但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曾經被廣泛使用。它給人一種堅不可摧、意志堅定的印象。
《狠透鐵》是由「犬」、「辶」、「", "力"」和「金」這四個部首組成的。按照筆畫的順序,它的總筆畫數是30畫。
由于《狠透鐵》是一個成語,它的繁體寫法與簡體寫法相同,沒有特定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一些漢字和部首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對于《狠透鐵》這個成語來說,其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一緻,沒有明顯的變化。
1. 他面對困難時,狠透鐵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2. 這個團隊是狠透鐵的,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狠透鐵》是一個成語,不常用于組成其他詞語。
1. 堅定不移
2. 堅如磐石
3. 強硬不屈
4. 不動搖
1. 軟弱無力
2. 婆娑不定
3. 猶豫不決
4. 隨波逐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