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旅的意思、刊旅的詳細解釋
刊旅的解釋
謂斫木通道而作旅祭。《書·禹貢》:“九山刊旅,九川滌源,九澤既陂,四海會同。” 孔 傳:“九州名山與槎木通道而旅祭矣。” 孔穎達 疏:“言九州之内所有山川澤無大無小皆刊槎決除已訖,其皆旅祭。”
詞語分解
- 刊的解釋 刊 ā 斫,消除,修改:刊誤(亦作“勘誤”)。校(刼 )刊。不刊之論(喻至理名言)。 刻:刊石。刊印。刊本。 排版印刷:刊行(妌 )。創刊。刊登。刊載。 出版物:刊物。報刊。書刊。 筆畫數:; 部首
- 旅的解釋 旅 ǚ 出行的,在外作客的:旅行(妌 )。旅館。旅次。旅居。旅客。旅伴。商旅。差(乮 )旅。旅社。 軍隊的編制單位,在師與團之間。 泛指軍隊:軍旅。強兵勁旅。 共同:旅進旅退。 同“稆”。 古同“膂”
專業解析
"刊旅"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特定學術語境中,其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單字“刊”和“旅”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
-
“刊”的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指削除、砍斫。《說文解字》:“刊,斫也。” 段玉裁注:“凡有所削去謂之刊。” 如刊木(砍伐樹木)。
- 核心引申義指修改、訂正、删除錯誤。這是其最常用且重要的引申義,源于古代在竹簡木牍上書寫,寫錯字需要用刀削去修改。如:刊誤、刊正、刊定、不刊之論(指不可磨滅或不可更改的言論)。
- 進一步引申指雕刻、刻印。如刊石(刻石)、刊版(刻版印刷)、刊行(出版發行)。
- 現代主要指出版、登載。如:刊物、報刊、刊載、創刊。
-
“旅”的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指軍隊的編制單位(五百人為旅),或泛指軍隊。《說文解字》:“旅,軍之五百人為旅。”
- 引申指在外作客、旅行。如:旅客、旅途、旅居、商旅。
- 引申指共同、一起。如:旅進旅退(與衆人共進共退,形容隨大流,沒有主見)。
- 另有陳列、次序 等古義,如“旅酬”(按次序勸酒)。
-
“刊旅”的合成含義:
将“刊”與“旅”結合,“刊旅”一詞的核心含義側重于“刊”的“削除、訂正”義 與“旅”的“陳列、次序”義 的結合。其具體含義可理解為:
- 校正序列,訂正次序。 指對事物(尤其是文字、典籍、圖籍等)進行整理、校勘、删削錯誤,使其條理清晰、次序井然。
- 整理編次。 強調對雜亂或有誤的材料進行系統的梳理、編排和修正。
-
權威詞典釋義與用例:
- 《漢語大詞典》 對“刊旅”的解釋為:“謂校正序列。”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2卷,第574頁。
- 用例: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可見,如章炳麟(章太炎)《國故論衡·原經》:“蓋猶有刊旅圖籍,定自孔子也。” 此處“刊旅圖籍”即指孔子對古代圖籍進行整理、校訂和編次的工作。來源:章炳麟《國故論衡》。
“刊旅”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校正序列、訂正次序、整理編次,尤其指對文字、典籍、圖籍等進行校勘、删削錯誤并使之條理化的過程。它體現了古代文獻整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刊旅”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本義解析
指古代帝王治理山川時,通過斫木修路并舉行祭祀的行為。該詞出自《尚書·禹貢》記載的「九山刊旅,九川滌源」,描述了禹治水後對九州山川的治理與祭祀活動。
二、具體内涵
- 刊木通道
“刊”指砍伐樹木開辟道路,象征對山川的治理。《禹貢》孔穎達疏提到“刊槎決除”,即通過伐木疏通水道、整修山路。
- 旅祭儀式
“旅”在此指祭祀山川的儀式,即帝王巡狩時對名山大川的祭祀,體現對自然的敬畏與政治權威的象征。
三、字義分解
- 刊:古義為砍削(如“刊木”),後引申為修訂(如“刊誤”)、刻印(如“刊石”)。
- 旅:本指軍隊編制(如“軍旅”),亦指出行(如“旅居”),此處特指祭祀活動。
四、現代延伸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出行需謹慎”的勸誡含義,但此屬後起釋義,需結合語境區分使用。
提示:該詞屬古文專有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建議結合《尚書》原文及注疏理解其曆史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暗鬭明争鳌山邦彜班絲貝暴落奔迸奔蜂不了了之不死方蚩獰翠發代舍澹濘盜不過五女門對蔚督繕反比例風幌封齋粉省敷錫臯舟各個古風擊叩檵木近邊九卿酒稅阄韻客兒亭虧替遼東半島砺兵靈雨蛎塘鸾膠羅布洛陽面子情兒漠然不動牡麻南嶺頗陵迫懾嗆勁搶水訖役榮踐掃興詩扇雙铧犁縮衣啬食堂試坦遂童生衛拉特溫綸先斬後奏曉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