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解绂的意思、解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解绂的解釋

解下印绶。指辭官。 漢 劉向 《列仙傳·酒家》:“屈身佐時,民用不匱,解紱晨征,莫知所萃。” 晉 陸雲 《答孫顯世贈》詩之九:“解紱披褐,投印懷玉。” 宋 司馬光 《與吳相書》:“雖復委遠機柄,均逸外藩,外藩固非息肩之處;乃至投簪解紱,嘯傲 東山 , 東山 亦非高枕之地也。” 清 姚鼐 《哭魚門》詩:“一入 崤 函 身不返,空聞解紱買江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解绂”是一個漢語詞語,指解下系官印的絲帶,即辭去官職。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分解

2.曆史用例與文獻引用

3.文化内涵

“解绂”不僅指辭官行為,還蘊含士大夫階層對功名的淡泊态度。例如《莊子》以“纓绂其心”比喻官場對心性的束縛,而“解绂”則象征擺脫這種束縛。

4.近義詞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绂”的形制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廣韻》《韻會》等古籍注音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解绂

《解绂》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古文觀止》中的一篇短篇小說。在古代,人們通常使用繩索來系住衣物或鞋子,以防止它們掉落或散開。在這個詞中,字面意思為解開繩索,可引申為解開束縛、拆散糾結等含義。

解绂的拆分部首是“角”和“纟”,其中“角”表示皮革,這是繩索的材料;“纟”表示絲綢,表示繩子的紋理。按照傳統的筆畫順序,解绂的筆畫排列順序為“十、十、二”。

在繁體字中,解绂被寫作“解縛”。這與簡化字形式有一些不同,但它們的發音和意思是相同的。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解绂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解绂用的是“觜”而不是現代的“角”。“觜”表示動物的嘴巴,也可以引申為工具的一部分。

例句

1. 他一直被痛苦的回憶所解绂(解除)。

2. 這本書解绂了我的困惑,讓我有了更多的啟發。

組詞

1. 解放:解除束縛,獲得自由。

2. 解除:解開、去掉、除掉。

3. 解脫:擺脫困擾、束縛或痛苦。

近義詞

1. 解放:釋放、獲得自由。

2. 解救:援救、拯救。

3. 解開:打開、松開。

反義詞

1. 系上:扣緊、捆紮。

2. 糾纏:纏繞、糾結。

3. 束縛:束縛、限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