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鶴料。 宋 陸遊 《被命再領沖佑有感》詩:“讀書舊成癖,今但坐作夢。未能追鴻冥,乃復分鶴俸。” 清 王應奎 《除夕》詩:“僅支鶴俸能供歲,輕擲魚竿自取貧。”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一:“春衣典盡還賒酒,鶴俸分來又買花。”
“鶴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è fèng,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詞源與本義
該詞由“鶴”與“俸”組合而成。最初指唐代幕府官員的俸祿,因唐代幕僚俸祿微薄,故以“鶴”為喻(鶴象征清貧高潔),稱為“鶴料”或“鶴俸”。後逐漸演變為泛指官吏的俸祿。
引申含義
在文學作品中,“鶴俸”常被用來形容微薄的官俸,或表達文人清貧自守的志趣。例如:
相關用法
與“鶴料”同義,多用于詩詞或典故中,帶有委婉、含蓄的表達色彩。
該詞既包含曆史背景(唐代幕府官俸),又承載文化意象(以鶴喻清貧),是漢語中兼具實用性與文學性的詞彙。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文用例。
《鶴俸》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用于古代官員離職或退休後所獲得的待遇或俸祿,意為鶴鳥的薪俸。鶴是一種長壽的鳥類,因其壽命長而被視為祥瑞之物,因此将官員離職後的俸祿比喻為鶴的待遇。
《鶴俸》的拆分部首是鳥部(鳥字旁),通過鳥部可以得到漢字《鶴》的讀音和義項。
《鶴俸》總共包含12個筆畫,筆畫數量是指書寫時筆畫的次數,越多表示構造越複雜。
《鶴俸》的繁體字為「鶴鳳」,其中「鶴」表示鶴的意思,「鳳」表示鳳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鶴的祿位。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鶴俸》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鶴》的古代寫法為「鶴」,《俸》的古代寫法為「鳳」。
1. 他作為一名優秀的官員,享受着豐厚的鶴俸。
2. 宋代詞人蘇轼曾以《鶴俸圖》為題,抒發了衰顔倩影和人事如夢的憂思。
1. 鶴立雞群:形容某人在衆人中脫穎而出,獨具特點。
2. 秋高氣爽,鶴發童顔:形容老年人精神矍铄,容顔不老。
1. 離俸:指官員退任後所獲得的俸祿。
2. 退休金:指工作人員退休後每月領取的經濟補貼。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