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豆祭的意思、豆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豆祭的解釋

謂俎豆之祭。《儀禮·少牢饋食禮》:“上佐食,兼與黍,以授屍,屍受,同祭于豆祭。” 鄭玄 注:“同,合也。合祭於俎豆之祭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豆祭”是古代禮儀中的專有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豆祭”指古代祭祀時用俎和豆進行的儀式。其中:

二、文獻出處與注解

  1. 《儀禮·少牢饋食禮》記載:“屍受,同祭于豆祭。”

    • 鄭玄注:“同,合也。合祭于俎豆之祭也。”
    • 意為:主祭者(屍)将黍與祭品合并,在俎、豆器具中完成祭祀流程()。
  2. 其他典籍如《周禮》《禮記》中雖未直接提及“豆祭”,但“俎豆”常作為祭祀的代稱,如《論語·衛靈公》有“俎豆之事則嘗聞之”。

三、延伸說明

四、文化意義

俎豆之祭體現了周代禮制的規範性和等級性,反映了古人對祭祀儀式的重視。通過器具與流程的固定組合,強化了禮法的神聖性與社會秩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儀禮》鄭玄注疏或清代學者胡培翚《儀禮正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豆祭

《豆祭》是以豆子為主要祭品的祭祀活動,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宗教儀式。拆分部首:豆字的部首是豆,為“豆”,示範批寫:(小)豆。拆解筆畫:豆字共有3畫,示範批寫:豆。

《豆祭》一詞來源于古代中華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儀式,由于早期農耕時代,豆子被認為是糧食當中非常珍貴的一種,因此在部落的宗教祭祀中,常常以豆子作為主要的祭品。這種祭祀活動被稱為“豆祭”。在宗教儀式中,人們将豆子擺放在祭壇上,通過焚香、祝詞等儀式向神明祈禱,祈求豐饒農作、平安吉祥等。

在繁體字中,豆祭的寫法為「豆祭」,除了漢字進行了一些變體外,含義和簡體字是一樣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對于豆祭的記載較少,一般僅有簡單的說明。在不同的曆史文獻中,還可以看到一些帶有象形原始意義的寫法,例如「豆祭」可以簡寫為「豖」或「」,表示對豆子的祭祀。

例句:

1. 每年農曆秋季,我們村莊都會舉行盛大的豆祭,表達對大地恩澤的感恩之情。

2. 他們用豆子作為祭品,在祭壇前舉行豆祭儀式,呼喚豐收和好運。

組詞:

1. 豆腐:指用豆漿經過凝固而制成的食品。

2. 豆芽:指大豆、綠豆等經過發芽、生長而得到的嫩芽。

3. 豆單:指豆類作物的産地、來源和質量等詳細記錄。

近義詞:

1. 豆類祭祀:與豆祭有相似含義的詞語。

2. 豆儀:指以豆子為主的宗教儀式和祭祀活動。

反義詞:

1. 非豆祭:指與豆祭含義相反的宗教儀式和祭祀活動。

2. 他祭:指除了豆子之外,使用其他食品或物品作為祭品的祭祀活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