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鄉薦的意思、鄉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鄉薦的解釋

唐 宋 應試進士,由州縣薦舉,稱“鄉薦”。 唐 顧雲 《上池州衛郎中啟》:“自隨鄉薦,便托門牆。” 宋 徐铉 《稽神錄·趙瑜》:“ 瑜 應鄉薦,累舉不第。”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前 秦少遊 來京,説他兄弟俱叨鄉薦。”按,後世稱鄉試中式為領鄉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鄉薦”是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唐宋時期由州縣地方官府推薦人才參加進士科考試的制度。其核心含義是地方選拔優秀人才,體現基層對人才的認可。


二、曆史背景與演變

  1. 起源
    唐代開始實行,如《上池州衛郎中啟》記載唐顧雲“自隨鄉薦,便托門牆”。
  2. 發展
    宋代延續此制,如徐铉《稽神錄》提到趙瑜“應鄉薦,累舉不第”。明代後逐漸演變為“鄉試中舉”的代稱,如董其昌記載袁可立“戊子舉于鄉”即通過鄉薦考中舉人。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該詞反映了古代科舉制度中“基層選拔”與“中央考試”結合的特點,是研究中國科舉史的重要概念。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金蓮記·郊遇》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鄉薦》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鄉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向上級或者有關部門推薦本鄉本土的人才或者事物。它體現了人們對本地區的重視和推廣本地資源的意願。

拆分部首和筆畫

《鄉薦》的拆分部首是鄉(xiāng)和薦(jiàn)。 鄉拆分出來的部首是土,薦拆分出來的部首是艸。

鄉的筆畫數為3畫,薦的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鄉薦》詞語的來源很早,在古代就有涉及。它代表了古代人們倡導鄉土文化、推崇鄉村資源的觀念。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彙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并衍生出更多相關的用法。

繁體

《鄉薦》的繁體字是「鄉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鄉薦》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于現在。古時候常常會使用篆書等字體形式進行寫作,但在篆書中的字形與現代字形差别較大,因此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需要進一步考證。

例句

1. 他受到鄉裡的鄉薦,成為了這個地方的重要領導人。

2. 這座古村落因為其獨特的文化和曆史背景,被列為鄉薦景觀地,吸引了大量遊客。

組詞

1. 鄉裡、鄉親、鄉鎮、鄉村

2. 薦書、薦言、推薦、薦舉

近義詞

推舉、推選、推薦、提名

反義詞

抹殺、忽略、貶低、排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