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鹤料。 宋 陆游 《被命再领冲佑有感》诗:“读书旧成癖,今但坐作梦。未能追鸿冥,乃復分鹤俸。” 清 王应奎 《除夕》诗:“仅支鹤俸能供岁,轻掷鱼竿自取贫。”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春衣典尽还赊酒,鹤俸分来又买花。”
“鹤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è fèng,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词源与本义
该词由“鹤”与“俸”组合而成。最初指唐代幕府官员的俸禄,因唐代幕僚俸禄微薄,故以“鹤”为喻(鹤象征清贫高洁),称为“鹤料”或“鹤俸”。后逐渐演变为泛指官吏的俸禄。
引申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鹤俸”常被用来形容微薄的官俸,或表达文人清贫自守的志趣。例如:
相关用法
与“鹤料”同义,多用于诗词或典故中,带有委婉、含蓄的表达色彩。
该词既包含历史背景(唐代幕府官俸),又承载文化意象(以鹤喻清贫),是汉语中兼具实用性与文学性的词汇。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诗文用例。
《鹤俸》是一个汉字词语,主要用于古代官员离职或退休后所获得的待遇或俸禄,意为鹤鸟的薪俸。鹤是一种长寿的鸟类,因其寿命长而被视为祥瑞之物,因此将官员离职后的俸禄比喻为鹤的待遇。
《鹤俸》的拆分部首是鸟部(鸟字旁),通过鸟部可以得到汉字《鹤》的读音和义项。
《鹤俸》总共包含12个笔画,筆畫數量是指书写时笔画的次数,越多表示构造越复杂。
《鹤俸》的繁体字为「鶴鳳」,其中「鶴」表示鹤的意思,「鳳」表示凤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鹤的禄位。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鹤俸》的写法和现代略有不同。《鹤》的古代写法为「鶴」,《俸》的古代写法为「鳳」。
1. 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官员,享受着丰厚的鹤俸。
2. 宋代词人苏轼曾以《鹤俸图》为题,抒发了衰颜倩影和人事如梦的忧思。
1. 鹤立鸡群:形容某人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独具特点。
2. 秋高气爽,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精神矍铄,容颜不老。
1. 离俸:指官员退任后所获得的俸禄。
2. 退休金:指工作人员退休后每月领取的经济补贴。
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