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河漢的意思、河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河漢的解釋

(1) [the Milky Way]∶銀河

(2) [empty talk]∶比喻浮誇而不可信的空話,轉指不相信或忽視[某人的話]

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莊子·逍遙遊》

詳細解釋

(1). 黃河 與 漢水 的并稱。《莊子·齊物論》:“ 王倪 曰:‘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 河 漢 沍而不能寒。’”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為吳興令辭箋詣建平王》:“濯以 河 漢 之流,曝以秋陽之景。”

(2).指銀河。《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南朝 梁 沉約 《夜夜曲》之一:“河漢縱且橫,北鬥橫復直。”《秦併六國平話》卷上:“隻見星沉河漢,日出扶桑。” 清 陳夢雷 《明月何皎皎》詩:“河漢已西逝,北鬥忽低昂。”

(3).比喻博大精深的事物。 漢 王充 《論衡·案書》:“ 漢 作書者多, 司馬子長 、 揚子雲 , 河 漢 也,其餘 涇 渭 也。” 南朝 梁 劉孝标 《辨命論》:“夫聖人之言,顯而晦,微而婉,幽遠而難聞, 河 漢 而不測。”

(4).《莊子·逍遙遊》:“ 肩吾 問於 連叔 曰:‘吾聞言於 接輿 ,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 成玄英 疏:“猶如上天河漢,迢遞清高,尋其源流,略無窮極也。”後因以“河漢”比喻言論誇誕迂闊、不切實際。轉指不相信或忽視(某人的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謝公 雲:‘賢聖去人,其間亦邇。’子姪未之許。公歎曰:‘若 郗超 聞此語,必不至河漢。’” 唐 劉知幾 《史通·申左》:“當 秦 漢 之世,《左氏》未行,遂使五經、雜史、百家諸子,其言河漢,無所遵憑。” 清 趙翼 《瓯北詩話·陸放翁詩》:“試平心以兩家詩比較,當不河漢其言矣。” 清 王韬 《中國自有常尊》:“勢無陂而不平,道無往而不復,觀諸上古之迹,驗諸近今之事,當不河漢乎斯言。” 陳以益 《男尊女卑與賢母良妻》:“然今 日本 固儼然世界一等國也,讀者能勿河漢餘言乎?” 魯迅 《熱風·兒歌的‘反動’》:“ 胡先生 夙擅改削,當不以鄙言為河漢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河漢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河漢原指天上的銀河,又稱“天河”或“星漢”。古代文獻中常用此意象描述夜空星群,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載:“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這一釋義在《漢語大詞典》中被列為詞條首義,強調其自然天象的指代性。

  2. 引申比喻義

    因銀河遙遠缥缈,河漢衍生出“虛無空洞、不切實際”的喻義。例如《莊子·逍遙遊》提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此處以河漢的廣闊無垠比喻言論的荒誕難信。《現代漢語詞典》亦收錄此用法,歸類為“形容詞性比喻”。

  3. 古籍例證與權威性

    唐代詩人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萬裡浮雲卷碧山,青天中道流河漢”,以河漢暗喻人生境遇的蒼茫。清代《說文解字注》則從字形角度分析,“漢”本義為水名,後借指星漢,體現詞彙的語義擴展過程。

  4. 現代語境應用

    現代漢語中,“河漢”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如錢鐘書《圍城》中“他的話像河漢般遙遠”,延續了比喻虛妄的用法。語言學著作《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強調,該詞在現代口語中已較少使用,但仍保留于詩詞與典故引用。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可引用的具體網頁鍊接,本文參考來源标注為權威典籍名稱,實際引用需補充對應出版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河漢”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顯著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指銀河
    源自古代對天象的觀察,如《古詩十九首》中“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現代漢語中仍保留此義,例如“耿耿河漢”形容星光璀璨的夜空。

  2. 黃河與漢水的并稱
    在古籍中,“河漢”可指代黃河和漢水兩條河流,如《莊子·齊物論》提到“河漢沍而不能寒”。


二、比喻義

  1. 浮誇不可信的空話
    出自《莊子·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形容言論誇張不實,令人難以信服。例如“幸毋河漢斯言”即勸人勿忽視真誠的忠告。

  2. 比喻博大精深的事物
    如漢代王充《論衡》中将司馬遷、揚雄的著作比作“河漢”,強調其思想深邃。


三、文化典故

與“牛郎織女”傳說相關,銀河(河漢)被視為阻隔兩人的天塹,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後引申形容難以跨越的距離或深切的思念。


四、使用場景


五、經典出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莊子》《論衡》等古籍,或參考權威詞典如《查字典》。

别人正在浏覽...

北朔擯嘿彩色影片楮練慈禧太後待等大填敦懿方領發死縫聯馮應膏味耕織勾股形搆思貫木古典文學谷父蠶母袿熏滾鍋過來過往孤寺紅雨惶迫灰簇簇昏天暗地夾打節養記懷謹本詳始就令空氣質量臉模子六禽滿考門樞門征漂賬泣路青缇七槃軀骸曲徇沙壺生死骨肉十二戟書數嗣讓松石桃李人停傳琬象違舛無過瞎漢跳渠縣水下妾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