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松與石。 南朝 宋 顔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松石峻垝,蔥翠陰煙。” 唐 宋之問 《初至崖口》詩:“錦繢織苔蘇,丹青畫松石。” 唐 李白 《九日》詩:“地遠松石古,風揚絃管清。”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 李德裕 在 洛陽 南置 平泉莊 。莊周圍十餘裡,台榭百餘所,有奇花異草與松石。”
(2).借指山林。 唐 宋之問 《使至嵩山尋杜回不遇》詩:“與君闊松石,於茲二十年。”
(3).松的化石。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異事》:“ 婺州 金華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蘆根、魚鹽之類皆有成石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三·不灰木》﹝附錄﹞引 蘇頌 曰:“今 處州 出一種松石,如松幹而實石也,或雲松久化為石。”
(4).寶石。呈綠色,又稱綠松石。《詩刊》1978年第5期:“草地裡拾得 卓瑪 的松石耳環。”
關于“松石”的詞義,綜合不同領域的解釋如下:
松石主要指綠松石(Turquoise),是一種含水的銅鋁磷酸鹽礦物,化學式為 $text{CuAl}_6(text{PO}_4)_4(text{OH})_8·4text{H}_2text{O}$。其顔色多為藍綠色,因含銅、鐵等元素差異而呈現深淺變化,具有油脂玻璃光澤,質地細膩,常被歸類為四大名玉之一(與和田玉等并列)。
“松石”得名于其顔色與松樹的青綠色相似,同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松樹象征堅韌與長壽,因此賦予寶石吉祥寓意。此外,松石也被稱為“土耳其玉”(因古代經土耳其傳入歐洲)。
松石硬度適中(莫氏5-6級),常含黑色或褐色的鐵線紋路,形成獨特紋理。其顔色穩定性較好,但長期接觸化學物質可能導緻褪色。
如需了解更多分類或文化典故,可參考漢典、翡翠知識等權威來源。
《松石》是一個常見的詞語,它指的是一種具有獨特紋理的寶石,顔色多種多樣,包括藍色、綠色、藍綠色等等。這種寶石通常用于制作首飾或裝飾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松石》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木(mù)和石(shí)。其中,木是“樹木”的意思,指的是植物界的一類,具有較高的硬度和纖維性;石是“石頭”的意思,指的是地殼上礦石固化後的産物,常用于建築和雕刻。
《松石》的部首是木,它包含4個筆畫(即寫字的筆畫數目),而石這個字的部首是石,它包含5個筆畫。
《松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據說它最早見于《爾雅》這本古代字典。這個詞用來形容石頭的質地呈現出像松木一樣的紋理,因此得名為松石。
在繁體字中,松石這個詞的寫法是「松石」。
古時候,漢字寫法還沒有統一的标準,因此可能存在不同的寫法。在一些古代文獻中,松石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比如在一些碑刻中,可能使用了不同的字形或結構。但是總體來說,松石的基本意思基本保持一緻。
1. 她戴着一款鑲嵌松石的項鍊,十分漂亮。
2. 我碰巧在市場上買到了一塊優質的松石。
與松石相關的組詞有:
1. 松石戒指
2. 松石手鍊
3. 松石耳環
4. 松石工藝品
與松石近義的詞語有:翡翠、碧玺、綠松石。
與松石反義的詞語沒有明顯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