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松與石。 南朝 宋 顔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松石峻垝,蔥翠陰煙。” 唐 宋之問 《初至崖口》詩:“錦繢織苔蘇,丹青畫松石。” 唐 李白 《九日》詩:“地遠松石古,風揚絃管清。”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 李德裕 在 洛陽 南置 平泉莊 。莊周圍十餘裡,台榭百餘所,有奇花異草與松石。”
(2).借指山林。 唐 宋之問 《使至嵩山尋杜回不遇》詩:“與君闊松石,於茲二十年。”
(3).松的化石。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異事》:“ 婺州 金華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蘆根、魚鹽之類皆有成石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三·不灰木》﹝附錄﹞引 蘇頌 曰:“今 處州 出一種松石,如松幹而實石也,或雲松久化為石。”
(4).寶石。呈綠色,又稱綠松石。《詩刊》1978年第5期:“草地裡拾得 卓瑪 的松石耳環。”
松石,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權威詞典及專業文獻釋義如下:
指一種含水的銅鋁磷酸鹽礦物,化學式為 $ce{CuAl6(PO4)4(OH)8·4H2O}$,屬三斜晶系。因其色澤近似松綠色、質地如石而得名。
特征: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第1238頁;《地質學名詞》第二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13年。
特指綠松石(Turquoise),屬磷酸鹽礦物。其形成需特定地質條件:
來源:《礦物學名詞》科學出版社,2016年;《系統礦物學》地質出版社,2008年。
在傳統文化中,松石被賦予多重寓意:
來源:《中國象征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國古代玉器》文物出版社,2010年。
"松石"的核心含義指向綠松石礦物,涵蓋其礦物屬性、文化價值及工藝應用。其定名源于"色如松柏,質似磐石"的直觀特征,兼具自然科學與人文曆史的雙重意義。
關于“松石”的詞義,綜合不同領域的解釋如下:
松石主要指綠松石(Turquoise),是一種含水的銅鋁磷酸鹽礦物,化學式為 $text{CuAl}_6(text{PO}_4)_4(text{OH})_8·4text{H}_2text{O}$。其顔色多為藍綠色,因含銅、鐵等元素差異而呈現深淺變化,具有油脂玻璃光澤,質地細膩,常被歸類為四大名玉之一(與和田玉等并列)。
“松石”得名于其顔色與松樹的青綠色相似,同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松樹象征堅韌與長壽,因此賦予寶石吉祥寓意。此外,松石也被稱為“土耳其玉”(因古代經土耳其傳入歐洲)。
松石硬度適中(莫氏5-6級),常含黑色或褐色的鐵線紋路,形成獨特紋理。其顔色穩定性較好,但長期接觸化學物質可能導緻褪色。
如需了解更多分類或文化典故,可參考漢典、翡翠知識等權威來源。
阿法百結裘背面北匈奴本由晨省懤懤挫沮誕蕩得勝葫蘆鬥隊唔哚翻謄肥遁鳴高服務費耕械鬼馬含嬌鴻儒碩學呴呴濡沫後起黃羅帔幻造虎鬥龍争扈閣回視膠輵旌幹窘逐舊曆龍服緑依依謾説漫野盟員虐老獸心怒冠三挂牌匾牆頭如如喪滅善茬上漲山貓煞有介事設粥室妾雙飛庶土鐵镖通說同緻濊貉溫乎霧絲相要仙裡笑面虎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