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槃的意思、七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槃的解釋

見“ 七盤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槃(qī pán)是古代中國舞蹈表演中使用的一種樂器組合形式,特指由七面盤鼓組成的打擊樂器陣列。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與形制

指七面盤狀鼓組成的樂器組合,用于伴奏舞蹈。盤鼓通常平置于地面,舞者踏擊鼓面發聲,形成節奏與舞姿的配合。《漢語大詞典》明确記載:“七槃,古舞名。舞者置七盤于地,踏舞其上。”

二、文化功能與表演形式

  1. 宴樂表演

    盛行于漢代宮廷宴飨,屬“盤鼓舞”的一種。《後漢書·禮儀志》載其用于宗廟祭祀與宴賓,舞者“蹑鼓為節”,兼具技巧性與儀式性。

  2. 藝術融合

    結合雜技與舞蹈,舞者需在盤鼓間騰躍、旋轉,同時精準踏擊鼓點。張衡《舞賦》描述:“曆七槃而縱蹑”,印證其高難度動作特征。

三、曆史演變與影響

作為漢代代表性樂舞,“七槃舞”标志着打擊樂器與舞蹈的深度結合。其形制後被納入雅樂體系,唐代《通典》仍載其儀軌,但宋代逐漸失傳。現代考古發現的漢畫像磚(如河南南陽出土石刻)中多見七盤舞形象,佐證其曆史存在。

權威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1卷,P.167
  2. 《後漢書·禮儀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張衡《舞賦》,引自《全漢賦校注》(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4. 《中國舞蹈史·秦漢卷》(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網絡擴展解釋

“七槃”是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古代舞蹈名稱

“七槃”同“七盤”,指一種源自漢代的傳統舞蹈。該舞以七個盤(或鼓)排列于地,舞者身着長袖舞衣,在盤間或盤上完成跳躍、踩踏等動作,強調節奏與身姿的配合。曆史文獻如《宋書·樂志》記載張衡《舞賦》“曆七槃而縱蹑”,王粲《七釋》“七槃陳于廣庭”,均描述此舞的表演形式。

2. 地理名稱

“七槃”亦指七盤嶺,位于今四川廣元東北與陝西甯強交界處,是古代川陝交通的重要關隘。唐代詩人岑參在《醴泉東溪送程皓元鏡微入蜀》中寫道“蜀郡路漫漫,梁州過七盤”,清代吳偉業詩句“七盤遮駱谷”也提及此地。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安常守分辨複别具肺腸策第場合焯着承聽醋戶吊驗地北天南定産第一義谛地職豆渣鬥争性斷裂短轅車範進風花雪月豐儀符寶撫會羔子各自為政幻像回倒建寅嘉壯蠽蟟糾正記性俊弼龛世阚虓款表蘭兆戾止陸大夫倫緒鹭濤密陽薿薿溺沈皮闆兒皮目曝書見竹乾愁潛隧取人聖人筮龜市井世羅説泛蜀嚴髓餅同床各夢讬人帏室賢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