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袿衣的熏香。 唐 孟郊 韓愈 《城南聯句》:“袿熏霏霏在,綦跡微微呈。” 錢仲聯 集釋引 方崧卿 曰:“袿,音圭,婦人上服也。古樂府所謂‘衣上芳猶在,握裡書未滅’是也。”
“袿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女性服飾與熏香結合的意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整體含義
“袿熏”指袿衣沾染的熏香,常見于詩詞中形容貴族女性服飾的華美與香氣缭繞的場景。例如唐代孟郊、韓愈的《城南聯句》中“袿熏霏霏在”,描繪了女性衣香彌漫的畫面。
文化背景
古代熏衣是身份與品位的象征,袿衣作為女性正式禮服,常與熏香結合,體現禮儀與審美需求。錢仲聯在《城南聯句》集釋中提到,袿衣的熏香不僅是裝飾,也暗含女性德行的隱喻。
參考資料:以上内容綜合了漢典對“袿熏”的直接釋義、搜狗百科對“袿”的形制分析,以及“熏”字的熏香引申義。
《袿熏》是一個漢字詞語,多指衣袍等有香味散發的衣物。通常用來描述一種香氣袅袅的衣裳。
《袿熏》的部首是“衣”,筆畫數為22(袿:10畫,熏:12畫)。
《袿熏》兩個字都具有悠久的曆史。其中,字形“袿”最早見于《說文解字》中,而字形“熏”則最早見于《爾雅·釋衣》。在現代漢字簡化的過程中,這兩個字沒有被選為簡化字,仍然保留着傳統的繁體形式。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人們通常采用毛筆書寫漢字,字形相對于現代書寫有一些細微差異。例如,字形“袿”的上部分曾有一個附加的風字旁,表示扇動的衣袍,而“熏”的字形中火的部分旁邊有一個些許不同的形狀。
1. 她穿着一件袿熏的絲綢長袍,優雅地走進了房間。
2. 剛熨燙完的衣裳,還散發着袿熏的清香。
組詞:香袿、袿服、袿袍。
近義詞:芬芳、香氣、香味。
反義詞:臭氣、惡臭、異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