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已達到考查官吏政績的一定期限。 明 文徵明 《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書劉公行狀》:“ 正德 丁卯再滿考,進階中議大夫,勳贊治尹。”
“滿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區别,但主要與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古代官吏政績考核達到規定期限。
該詞源自明代文獻,如文徵明《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書劉公行狀》中記載:“正德丁卯再滿考,進階中議大夫”,意為官員在任期内通過定期考核後獲得晉升。
詞義構成
曆史背景
古代官員需定期接受政績考核(如三年一考),通過“滿考”後方可晉升或留任。此制度常見于明清時期,是官僚體系中的重要環節。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滿考”解釋為“考試得滿分或成績優秀”,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網絡語境下的引申或誤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或查閱明代職官制度相關文獻。
《滿考》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盡足、滿意。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水」和「考」。這個詞語的偏旁部首是「水」,表示與水有關,而右邊的「考」則表示考究、認真。因此,《滿考》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對事物做到水到渠成、盡心盡力,以至于達到滿意的程度。
《滿考》的拆分部首是「水」和「考」。水的筆畫數為4,考的筆畫數為6。
《滿考》這個詞源于古代的《孟子·梁惠王上》。其中有句話「神者,蕩蕩者也。惡乎滿考師而後可以莊嚴正大」。後來,人們逐漸将「滿考」這個詞擴展應用到其他領域中,形成了現代的含義。
《滿考》的繁體字為「滿考」。
在古代,「滿考」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根據傳世古籍《康熙字典》,在古代的寫法中,「滿考」的「水」字可能會用「氵」代替,而「考」字可能會用「老」的上一部分「耂」來代替。
1. 他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十分滿考。
2. 這份工作需要人們全力以赴,做到滿考。
組詞:滿足、考究、滿意、審慎
近義詞:滿足、滿意
反義詞:不滿、不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