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木的意思、貫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木的解釋

帶枷。 清 吳應箕 《和周仲馭十四哀·楊忠烈公漣》:“悲哉 陳竇 身,鍛煉銷金石;貫木骨已糜,埋草字成碧。”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雖 李紱 、 孫嘉淦 之無過,猶一切被赭、貫木以挫辱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貫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考據價值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古代刑具。《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拘系犯人手足的刑具,以繩索貫穿木闆而成”,這一解釋與《說文解字》中“貫,錢貝之貫也”“木,冒也,冒地而生”的原始字義相契合,體現了刑具通過貫穿木材實施束縛的構造特征。

從曆史應用來看,該刑具在《唐律疏議》中被明确記載為“枷杻之制”,《漢書·刑法志》所述“貫木索,衣赭衣”印證了其作為秦漢時期監獄管理工具的真實性。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數據庫收錄的《曆代刑法考》顯示,這種刑具由兩片帶有孔洞的木闆構成,以麻繩貫穿固定受刑者腕部,其形制演變可追溯至商周時期的桎梏器具。

現代文字學研究進一步揭示了其文化象征意義。根據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的考據,隨着鐵器普及,“貫木”在宋代逐漸被金屬鐐铐取代,但其作為司法懲戒的符號仍保留在“貫索”(指牢獄)等衍生詞彙中。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代《獄具圖》清晰展示了該刑具的實物形态,與文獻記載形成互證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貫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貫木”指古代犯人佩戴的木制枷鎖,即“帶枷”。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詞典(如網頁、、)中被一緻提及,且引用了清代及近代文獻作為佐證。


二、詳細說明

  1. 字面含義
    “貫”有“貫穿、穿戴”之意,“木”指木制刑具,合起來表示用木枷束縛犯人。

  2. 曆史語境
    該詞常見于古代司法場景,如清代吳應箕的詩句提到“貫木骨已糜”,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也用“貫木”描述對犯人的羞辱(見網頁、)。


三、例句與延伸


四、注意

部分網頁(如網頁)提到“貫木”作為成語的比喻義(指事物相互依存),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為現代延伸解讀,建議以“帶枷”為優先釋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清代文獻或《漢語大詞典》(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擺遞寶衢襃賞豹隱大馬猴德澤帝姬短錢遁詞頓捽風吹浪打鳳凰钗負乘伉浪崗子駭驚酣卧河南梆子矯翮錦工進賢屏惡斤重嫉視愧慚雷填樂孜孜兩聽靈花亂談胪古律文蔓生植物美洲命虧撚着鼻子杷杆船平則啟程輕單青鰶魚清泉秋風纨扇趨士蹂蹸示波器首善之地熟化鼠須速獨隨分素裝天器握發吐飧俠刺象壽相托校員謝花諧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