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稱的意思、並稱的詳細解釋
並稱的解釋
1.一齊稱道。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於是諸大夫茫然喪其所懷來,失厥所以進,喟然并稱曰:‘允哉 漢 德!此鄙人之所願聞也。’” 漢 揚雄 《羽獵賦》:“喟然并稱曰:‘崇哉乎德!雖有 唐 、 虞 、 大夏 、 成周 之隆,何以侈茲!’”
2.相提并論。 明 李贽 《書決疑論前》:“十法界以佛界與九界并稱,豈可即以娑婆世界為佛界,離此娑婆世界遂無佛界耶?”
詞語分解
- 並的解釋 並 ì 同“并”。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稱的解釋 稱 ē 稱 è 稱 è 均見“稱”。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並稱”(拼音:bìng chēng)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
一齊稱道
指多人或事物被共同提及、贊揚或描述。例如漢代司馬相如《難蜀父老》中,衆人“喟然并稱”漢德,表達集體贊頌之意。此用法常見于古籍,強調群體性認可或共同評價。
-
相提并論
表示将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同一層面讨論,多用于比較語境。如“李白與杜甫并稱‘李杜’”,即指兩者在詩歌成就上被同等重視。
補充說明:
- 語言特點:該詞多用于書面語,現代口語中較少直接使用,但類似表達(如“齊名”“合稱”)仍常見。
- 英語對應:可譯為“joint name”或“collectively known as”,體現群體性關聯。
- 近義詞:齊名、合稱、共稱。
- 反義詞:獨稱、單列。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羽獵賦》《難蜀父老》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並稱》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並稱是指兩個或多個事物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同的地位或重要性。它表示同等地位或并列的關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並稱的拆分部首是「立」,它由「亠」和「立」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來源及繁體:
並稱是一個漢字詞語,源自古代漢字。在繁體字中,並稱的寫法為「併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並稱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準确的古代漢字寫法很難确定,因為漢字發展經曆了許多變化。
例句:
他們被並稱為“歌壇天後”,深受大衆喜愛。
這兩種觀點在學界被並稱為“辯論焦點”。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並列、並排、並行等。
近義詞:同等、共同、等級相同。
反義詞:上下、優劣、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