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鋒鋭的意思、鋒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鋒鋭的解釋

1.刀劍銳利。2.指銳利的刀劍。3.尖兵﹐前鋒。4.精兵。5.指淩厲的氣勢。6.指氣勢淩厲。7.指卓越的才能。8.鋒利﹔犀利。

詳細解釋

1.刀劍銳利。《吳子·治兵》:“鋒鋭甲堅,則人輕戰。”

2.指銳利的刀劍。 唐 白居易 《漢高皇帝親斬白蛇賦》:“口譟雷霆,手操鋒鋭。”

3.尖兵,前鋒。《三國志·魏志·公孫瓒傳》“ 紹 遣将攻之,連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漢晉春秋》:“ 袁紹 與 瓚 書曰‘……又 烏丸 、 濊貊 ,皆足下同州,僕與之殊俗,各奮迅激怒,争為鋒鋭。’”

4.精兵。《陳書·高祖紀上》:“應分賊兵勢,以弱制強,何故聚其鋒鋭,令必死於我。”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兵部·土兵》:“各邊将領,又專倚家丁為鋒鋭。”

5.指淩厲的氣勢。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三》:“赤眉新拔 長安 ,財賦日盛,鋒鋭不可當也。”《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今可發兵出迎,奮力與戰,折其鋒鋭,以安衆心。”《明史·朱亮祖周德興等傳贊》:“介胄之士桀驁難馴,乘其鋒鋭,皆能豎尺寸於疆埸。”

6.指氣勢淩厲。 郭小川 《新路歌》:“我們就是這樣,無比鋒銳。”

7.指卓越的才能。 宋 蘇轍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之一:“同儕畏鋒鋭,兄弟更馳逐。” 宋 葉適 《宋故宣教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銘》:“所歷之官,皆人立欲以其材能自振迅者,而 洪卿 摧斂鋒鋭,若不敢有所為。”

8.鋒利;犀利。 宋 葉適 《徐德操墓志銘》:“梳櫛繳繞以赴繩墨,磨錯椎鈍以就鋒鋭。” 羅正偉 《清廷預備立憲》:“聰明俊偉之士,持偏激之學説,挾鋒鋭之文字,發行報紙,刊刻書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鋒鋭(亦作“鋒銳”)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圍繞“銳利”展開。根據《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釋義,該詞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義與器物特性 指刀劍等兵器或工具的尖端銳利部分。例如《漢語大詞典》記載“鋒鋭”指“刀劍等器物的尖利處”,強調其物理屬性中穿透力強的特質,常與“剛硬”“寒光”等詞搭配,用于描述冷兵器的殺傷力(來源:《漢語大詞典》)。

二、引申義與自然現象 引申為尖銳的物體形态,如山峰、冰錐等。《現代漢語詞典》指出該詞可形容“尖銳如鋒刃的山石棱角”,常見于地理文獻中對地貌的描寫(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三、比喻義與人文領域

  1. 言辭與文風:比喻語言犀利直率,如“辯士鋒鋭,切中要害”(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2. 氣勢與行動:描述人或群體鬥志昂揚、攻勢猛烈,如《資治通鑒》中“兵鋒鋭不可當”,體現軍事語境中的強勢狀态(來源:《資治通鑒》譯注版)。
  3. 性格特質:用于形容人鋒芒外露、銳意進取的性格特征,如“少年鋒鋭,志在四方”(來源:《中華成語大辭典》)。

四、曆史詞義演變 該詞在先秦文獻中多指兵器,至唐宋時期逐漸衍生出比喻義。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特别強調“鋭者,芒也”,從字形角度佐證其與鋒芒的關聯(來源:《說文解字注》校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鋒鋭”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權威詞典解釋,其含義可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1. 本義:刀劍的銳利部分
    指刀劍等武器的尖端或刃口,強調物理層面的鋒利。例如《漢書·蕭望之傳》中“底厲鋒锷”即描述刀刃的銳利。

  2. 引申為兵器或精銳部隊
    可代指銳利的刀劍本身,如“鋒镝(刀刃和箭頭)”;也用于形容精銳的軍事力量,如“精兵”“尖兵”等。

  3. 氣勢淩厲
    描述人或事物具有不可阻擋的銳氣,如“氣勢淩厲”“淩厲如鋒”,常見于文學中對氣勢的比喻。

  4. 卓越的才能
    比喻個人才華出衆,如同鋒刃般犀利。例如《史記·淮陰侯列傳》中“天下銳精持鋒”即隱含對才能的贊譽。

  5. 犀利、敏銳的特性
    擴展至抽象層面,形容言辭、思維等尖銳直接,如“鋒鋭的批判”“觀察力鋒鋭”。


補充說明:現代語境中,“鋒鋭”更多用于比喻義,如形容觀點、風格或才能的犀利。若需具體古籍例證,可參考《漢書》《史記》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着按捺不住八樹不了緣倡俳車廂池門除赴大夏侯典贲都功遁影泛常方面軍風便敷和扶微怪惡沆澤合環紅女家庭婦女解竈敬重謹始筋液喇嘴冷官厘婦靈族犛牛厘正黴頭密房明慎内胎諐咎清靈青絇棄擲忍手憴憴神仙實話實說十色詩中有畫疏利樹影飼雀四野唆令貪橫剔透童裝歪打正着五行生克瑕穢響慕鄉問銜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