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陸遜的意思、陸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陸遜的解釋

陸遜(183-245) : 三國吳大将。字伯言,吳郡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孫策婿。出身江南士族。善謀略,曾與呂蒙定計襲取關羽。公元222年,劉備攻吳,他任大都督,堅守不戰逾半年,待蜀軍疲憊,用火攻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後任荊州牧,鎮守武昌(今湖北鄂州東北),官至丞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陸遜(183年-245年),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是三國時期東吳名将,其生平與曆史意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信息與身份

二、主要軍事成就

  1. 夷陵之戰(222年)
    以火攻大破劉備率領的蜀軍,以少勝多,奠定吳蜀邊界穩定。此戰被後世視為以弱勝強的經典案例。
  2. 襲取荊州(219年)
    與呂蒙合作,假意示弱麻痹關羽,最終助東吳奪取荊州,導緻關羽敗亡。
  3. 平定内亂
    讨伐丹楊費棧、會稽潘臨等山越勢力,鞏固江東後方,并為東吳擴充數萬兵力。

三、治理與政治貢獻

四、晚年與結局

因卷入孫權晚年的“二宮之争”(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繼位之争),力保太子而遭孫權猜忌,多次被責罰,最終憂憤而終。葬于蘇州,當地至今有“陸墓”地名留存。

五、曆史評價

陸遜是兼具軍事謀略與政治能力的東吳核心人物,其生平反映了三國時期士族武将的崛起與局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陸遜

陸遜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辶)和火,共有12個筆畫。它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陸遜的寫法稍有不同,通常是用⻏(辶)和 灬(火)組合在一起。辶代表着“走”的意思,火則代表着火焰和熱情。很多漢字都是通過将不同的部首組合在一起來表達複雜的意思。

陸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沒有太大的差别。

這個詞語的來源與三國演義中的曆史人物陸遜有關。陸遜是東吳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才華出衆,謀略高超,曾為孫權效力,多次在戰争中表現出色。因此,陸遜這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具有智謀和謀略的人。

例句:

他的謀略和智慧讓他成為公司裡的陸遜。

組詞:

陸遜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許多新詞:

陸遜之才(指出色的謀略和智慧)

陸遜般的謀略(指與陸遜相似的謀略和智慧)

近義詞:

聰明、機智、智慧

反義詞:

愚笨、呆頭呆腦

通過以上的解釋,我們了解了陸遜這個詞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它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