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卦;主卦。《漢書·京房傳》:“然少陰倍力而乘消息。” 顔師古 注引 孟康 曰:“ 房 以消息卦為辟。辟,君也。息卦曰太陰,消卦曰太陽,其餘卦曰少陰少陽,謂臣下也。并力雜卦氣幹消息也。” 清 黃宗羲 《答範國雯問喻春山律曆》:“按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遯、否、觀、剝、坤十二卦,名為辟卦。以配十二月。始於 漢 之 京房 。然未嘗以之言律呂也。”
“辟卦”是古代易學術語,其核心含義與卦象分類及曆法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辟卦”即“君卦”或“主卦”,指在卦象體系中具有主導地位的卦。這一概念最早由漢代易學家京房提出,用于描述十二消息卦與曆法的對應關系。
十二消息卦說
京房将《周易》中的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遯、否、觀、剝、坤十二卦稱為“辟卦”,分别對應一年十二個月份,象征陰陽二氣的消長規律。
分類依據
《漢書·京房傳》記載,孟康注:“房以消息卦為辟。辟,君也。息卦曰太陰,消卦曰太陽,其餘卦曰少陰少陽,謂臣下也。” 清代黃宗羲《答範國雯問喻春山律曆》進一步闡釋了十二辟卦與月份的對應關系。
辟卦理論将易學與曆法結合,成為漢代象數易學的重要内容,對後世卦氣說、納甲法等均有深遠影響。
辟卦是一個漢字詞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蔔筮文化。它的意思是通過蔔筮的方法來推測未來的變化趨勢。
辟卦的部首是辛(辛字部),它由五筆筆畫組成。
辟卦這個詞語最早來源于《易經》一書,是用來描述蔔筮結果的推測。
辟卦的繁體字為辟卦。
古時候漢字寫法較為繁複,辟卦的古代寫法如下:
辟:辛字部首辶下火;漢字辟初稿與啟同,辟之旁溺;辟的原文是辢字象土中裂縫的一字牝,土中綻裂狀裂口;
卦:⺃,即蔔之聲符,人倒卧,蔔筮之形;卦的原文是徵象自南方,象天然之丘山,象形。
1. 他通過辟卦預測到了明天的天氣,所以明天會下雨。
2. 他咨詢了一個蔔筮師,希望通過辟卦了解他的前程。
辟卦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一般單獨使用。
辟卦的近義詞包括蔔筮、預測、推測。
辟卦的反義詞沒有固定的詞彙對立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