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撥捐的意思、撥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撥捐的解釋

猶潑棄,傾棄。《孔叢子·儒服》:“ 陳尫 性多穢訾,每得酒食,必先撥捐之,然後乃食。 子高 告之曰:‘子無然也,似有态者,昔君子之於酒食,有啐嘗之義,無捐放之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撥捐"是一個具有特定使用場景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由政府或相關機構從財政收入中調撥款項,用于特定的捐贈、資助或公益事業。以下是其詳細釋義:

  1. 核心含義:

    • 調撥款項用于捐贈/資助:指将國家或地方財政資金、專項基金等公共資金,按照特定程式和政策規定,劃撥出來用于向特定對象(如受災地區、貧困群體、公益項目、慈善機構等)進行無償捐助或專項資助的行為。
    • 財政分配行為:強調這是一種官方的、有計劃的資金分配行為,通常用于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公共事業建設或特定政策目标的實現。
  2. 詞義拆解:

    • 撥:本義為“用手腳或棍棒等推動或挑動”,引申為“分出一部分發給;調配”。在“撥捐”中,取其“調撥、分派(資金或物資)”之義。
    • 捐:本義為“舍棄,抛棄”,引申為“獻出財物幫助他人”,即“捐助、捐獻”。在“撥捐”中,取其“(官方)無償給予資助”之義。
    • 因此,“撥捐”二字結合,形象地表達了“(官方)調撥資金進行捐助/資助”這一動作過程。
  3. 使用場景:

    • 主要用于描述政府財政行為或大型公共機構(如紅十字會、大型基金會)的資助行為。
    • 常見于官方文件、新聞報道(尤其是關于救災、扶貧、社會福利政策等)、財政預算報告等語境中。
    • 例如:
      • “財政部緊急撥捐專項資金用于地震災區重建。”
      • “政府決定撥捐一筆款項支持希望工程。”
      • “該慈善項目獲得了政府部門的年度撥捐。”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撥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撥捐”讀作bō juān,意為潑棄、傾棄,指将物品倒掉或丢棄的行為。該詞出自《孔叢子·儒服》,描述陳尫在飲食前習慣先倒掉部分食物,後被勸誡應遵循禮儀的典故。

二、語境分析 在古籍中,“撥捐”多用于批評不珍惜食物的行為,強調古代禮儀對飲食的重視。例如:“每得酒食,必先撥捐之,然後乃食”(《孔叢子》),體現對浪費的否定态度。

三、字義辨析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場景。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丢棄”“倒掉”等現代詞彙。

建議對古漢語感興趣的用戶直接查閱《孔叢子·儒服》原文(、5、7、9均引述)以深入理解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愛美把臂入林拜義北牖犇急辯敏鋋矛吹都都觸石大耳兒擔風袖月二十八調方分輻射平衡割析龜堞講古論今噍罵紀理徑度疾霆不暇掩目就伴涓微訣語居亭主扣押勞民傷財拉雜靈脂懔慄栗玉硯鹿幦祿算履義曼延沒擺撥末日審判清防卻倒觑觎如狼牧羊塞賢上疏生辰吉帖省靜矢穢識俊試香時裝授指俗好天下歸心未齒韋氏學文杏文章污渎無風起浪無寇暴死梧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