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勞徒的意思、勞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勞徒的解釋

供勞役之人。《呂氏春秋·當賞》:“若賞唐國之勞徒,則 陶狐 将為首矣。” 陳奇猷 校釋:“‘唐國’疑為‘唐圃’形近之訛……唐圃為樹藝之所,故治唐圃者為勞徒。 陶狐 僅供勞役,故 文公 以唐圃之勞徒喻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勞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供勞役之人
    根據《呂氏春秋·當賞》的記載,“勞徒”指從事體力勞動或雜役的人。例如,文中提到“若賞唐國之勞徒,則陶狐将為首矣”,這裡的“勞徒”特指在唐圃(種植園)從事勞作的役工。

  2. 詞源與考證
    學者陳奇猷在校釋中指出,“唐國”可能是“唐圃”的形近訛誤,而唐圃為古代種植場所,因此“勞徒”可理解為管理或耕作此類園圃的勞動者。


二、其他可能的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白白勞累,徒然浪費努力”。但這一用法在古籍中未見明确例證,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三、使用場景


“勞徒”的核心含義為古代從事勞役的人,需注意與成語“徒勞”區分。如需引用古籍相關内容,建議直接參考《呂氏春秋》原文及權威校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勞徒的意思

勞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被勞動所壓迫的人,指受雇于他人從事勞動而得到微薄報酬的工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勞徒的字形可以拆分為 “力” 和 “又” 兩個部首,其中“力”表示力量,而“又”表示手的形狀。有8個筆畫分别為“點、橫、豎、捺、撇、捺、豎、橫”。

來源

勞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奴隸社會,當時的工人被束縛在勞動中,沒有自由權利,隻能被雇主驅使。隨着社會的發展,勞徒逐漸成為指代勞動者的普遍詞彙。

繁體字

勞徒的繁體字為「勞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勞徒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文獻資料,沒有找到古代寫法的确切記錄。

例句

1. 她一直是家裡的勞徒,默默承擔着家務活。

2. 這些勞徒在艱苦的工作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組詞

勞苦、勞累、勞動、勞動者、徒工

近義詞

奴隸、傭人、工人、雇員、職工

反義詞

雇主、老闆、資本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