閟器的意思、閟器的詳細解釋
閟器的解釋
棺木。《太平廣記》卷四三引《神仙感應傳·于濤》:“姬者俄以疾終,山中無求閟器之所,託一村翁,輟其壽棺而瘞。”
詞語分解
- 閟的解釋 閟 ì 古同“閉”:“君之門兮九重閟。” 掩蔽:“绾愈恐,閟匿。” 止;盡:“我思不閟。” 幽靜:“肅肅僧寮清,穆穆禅宮閟。” 古通“秘”,便秘:“其病癃閟。” 古通“祕”(a.神秘。b.秘密)。 慎
- 器的解釋 器 ì 用具的總稱: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 生物體結構中具有某種獨立生理機能的部分:器官。消化器。 人的度量、才幹:器度。器量(刵 )。器宇。器質。大器晚成。 重視:器重。器敬。
網絡擴展解釋
“閟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
基本含義
指棺木,即用于安葬死者的器具。該詞由“閟”(半包圍結構)和“器”(上中下結構)組成,其中“閟”有閉藏、幽深之意,與棺木封閉、隱蔽的特性相關。
-
文獻例證
據《太平廣記》記載,唐代《神仙感應傳·于濤》中曾提到:“山中無求閟器之所,託一村翁,輟其壽棺而瘞。” 此處“閟器”即指臨時借用的棺木。
-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屬于較為生僻的書面詞彙。
-
延伸分析
從構詞角度看,“閟”強調封閉性,“器”指代器具,組合後特指用于收斂遺體的密閉容器,體現了古人對喪葬儀式的重視。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了解更詳細的語義演變及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閟器(bì qì)這個詞是指在古代用于掩蔽、封閉門窗的道具,也可以指代閉門思索、沉默寡言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門(mén)+ 己(jǐ)+ 立(lì)+ 八(bā),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閟器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形容定門、門闾,後來引申為不開門的情況或指人沉默不語。
繁體:閉器(bì qì),與簡體字一樣的發音,隻是字形稍有差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閟器的字形為閉門(bì mén),意為關閉門戶。
例句:他心事重重,整日閟器不語。
組詞:閟戶(bì hù)- 關閉門戶;閟闔(bì hé)- 關閉。
近義詞:寡言少語、孤僻、沉默寡言。
反義詞:健談、開放、直言不諱。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的話,請隨時問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