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閣道的意思、閣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閣道的解釋

(1).複道。《史記·秦始皇本紀》:“先作前殿 阿房 ,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 南山 。” 唐 王維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鑾輿迥出仙門柳,閣道迴看上苑花。” 清 王韬 《淞濱瑣話·藥娘》:“二室遙隔半裡許,通以閣道,如亘長虹于半空。”

(2).棧道。 三國 魏 曹操 《假徐晃節令》:“此閣道, 漢中 之險要咽喉也。” 唐 孫樵 《興元新路記》:“自 白雲驛 西,并澗皆閣道。” 元 薩都剌 《次韻虞伯生學士入蜀代祀》:“閣道蹴雲衣有潤, 蜀 天漏雨石無泥。”

(3).星名。屬奎宿。《史記·天官書》:“紫宮左三星曰天槍,右五星曰天棓,後六星絶漢抵營室,曰閣道。” 張守節 正義:“閣道六星在王良北,飛閣之道。” 清 錢謙益 《吳祖洲八十序》:“身雖引退,其聲光氣象尤映望于鈎陳、閣道之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閣道”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複道(古代建築通道)
    指古代宮殿或園林中架設的空中通道,常用于連接不同建築。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阿房宮“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唐代王維的詩句“閣道回看上苑花”也描述了這種建築形式。

  2. 棧道(山間高架道路)
    特指在險峻地形中鑿石架木而成的交通要道。如《三國志》提到漢中咽喉要道“此閣道,漢中之險要也”,唐代孫樵《興元新路記》記載“并澗皆閣道”。

  3. 星名(天文術語)
    屬于二十八宿中的奎宿,古代星象學中的名稱,常見于天文典籍。


二、延伸與用例


三、總結

“閣道”一詞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如需進一步驗證,可參考《史記》《三國志》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曆史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閣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閣道是指連接閣樓與外界的通道,可以用來方便地進入閣樓或供行人通行。 拆分部首和筆畫:閣(部首:阜,筆畫:8),道(部首:辵,筆畫:7)。 來源:閣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建築,閣樓常常是貴族或富人家中的一個特殊區域,用于休閑娛樂或觀賞風景。而為了方便出入閣樓,人們修建了通向閣樓的通道,這就是閣道的起源。 繁體:閣道(繁體字:閣道)。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閣道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也是使用“閣”和“道”兩個字。 例句:我走過閣道,來到了閣樓上欣賞美麗的風景。 組詞:閣樓、閣門、閣址、閣下。 近義詞:樓梯、通往閣樓的道路。 反義詞:下坡、下樓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