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教師的意思、教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教師的解釋

(1) [teacher]∶擔任教學工作的人員

(2) [master]∶傳授戲曲技藝或武術的人

武術教師

詳細解釋

(1).教授歌曲、戲曲、武術等技藝的人。 元 張國賓 《羅李郎》第三折:“人都道你是教師,人都道你是浪子。上長街百十樣風流事,到家中一千場 五代 史。”《金6*6*梅詞話》第九十回:“ 月娘 衆人躧着高阜,把眼觀看,看見人山人海圍着,都看教師走馬耍解的。”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詩文立門庭使人學已,人一學即似者,自詡為‘大家’,為‘才子’,亦藝苑教師而已。”

(2).向學生傳授知識、執行教學任務的人。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 永樂 取舉人、監生年少者入翰林院,習夷字,以通事為教師。” 王力 《推廣普通話的三個問題》:“學校裡教師必須用普通話講課。”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教師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教師,指擔任教學工作、傳授知識技能的專業人員。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教師是“擔任教學工作的人員”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從字源分析:

  1. “教”(jiào)
    • 甲骨文字形為手持棍棒教導孩童之象,本義為“傳授、訓誨”。《說文解字》釋為“上所施下所效也”,強調知識傳遞的互動性。
  2. “師”(shī)
    • 原指軍隊編制(《周禮·地官》:“五旅為師”),後引申為“傳授技藝者”。古代“師”與“傅”并稱,專指帝王或貴族的教育者,如《禮記·文王世子》:“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現代法律定義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條:“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EB/OL]. http://www.npc.gov.cn/npc/c12488/201901/ffad2d4ae4da4585a041abf96b375d85.shtml

專業職責延伸:

教師需兼具知識傳授(智育)、品德塑造(德育)、能力培養(實踐)三重職能。根據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專業标準》,核心能力包括教學設計、學生發展指導、課堂管理與教育評價等維度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教師專業标準(試行)[Z]. 2012.

文化注:中國自1985年設立教師節(9月10日),體現“尊師重教”傳統(《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決定》國發〔1985〕8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教師”一詞指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專業人員,其核心職責是通過系統化的知識傳授、技能培養和價值觀引導,促進學習者的全面發展。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教師是教育機構中承擔教學任務的主體,涵蓋幼兒園至高等教育各階段,包括學科教師、班主任、特殊教育教師等類型。他們需具備國家認證的教師資格,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及學科專業知識。

  2. 核心職能

    • 知識傳授:根據課程标準設計教學内容,如語文教師講解文本分析,數學教師推導公式(例如勾股定理:$$a + b = c$$)
    • 能力培養:通過實驗、讨論等方式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實踐能力
    • 品德塑造:在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如通過曆史事件引導學生理解社會責任。
  3. 社會角色演變

    • 古代:中國西周時期“師氏”掌教國子,古希臘智者學派以收費授徒為業
    • 近代:工業革命後班級授課制普及,教師職業走向專業化
    • 現代: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師角色從權威講授者轉為學習引導者。
  4. 職業挑戰與發展

    • 技術影響:線上教育平台與AI工具(如智能批改系統)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 專業要求:需持續參與教研培訓,適應新課改與跨學科教學趨勢
    • 社會期待:面臨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家校溝通等複合型職責壓力。
  5. 文化意義
    全球文化中教師均被視為知識傳承的象征,如中國尊師重道的“天地君親師”傳統,法國将教師納入國家公職人員體系體現社會重視。

若需了解具體國家教師資格認證流程或教學法理論,可進一步補充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拜閣邦桢報恩薄曉虿芒饞涎欲滴赤墀籌慮串門子穿窬之盜慈慧辭榮電飄調疎東奔西逃東跑西颠短笠芳心番子封己酚油蓋地更人工糈官渡之戰過則鼓柷皓齒紅唇後慮黃耄猾胥豁達大度瞯然角戰晉元帝久以後鞠侯袀袨科教興國課學曠課寬懷大度樂極良平斂膝絡絡泥沙俱下搦筆帔巾前後腳群空冀北戎虜賽如神道說古托門子仙部相戾限訾謝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