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秉燭的意思、秉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秉燭的解釋

謂持燭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漢中漾舟》詩:“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宋 梅堯臣 《送道損司門》詩:“朝看不足暮秉燭,何暇更尋桃與杏。”《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燭看書。”《紅樓夢》第一一四回:“丫頭秉燭伺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秉燭”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ǐng zhú,其核心含義是“手持點燃的蠟燭以照明”,後衍生出比喻義,常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對時間的珍惜或勤奮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
    指手持蠟燭照明,常見于古代夜間活動場景。例如:

    • 《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燭看書。”
    • 孟浩然《春初漢中漾舟》:“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2. 比喻意義

    • 珍惜時光:源自《古詩十九首》“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倡導及時行樂。
    • 勤奮不倦:如“秉燭達旦”形容徹夜工作,如《三國演義》中關羽“秉燭立于戶外,自夜達旦”。

二、用法與例句

  1. 文學意象

    •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 現代例句:“李老師秉燭達旦批改作業。”
  2. 現代引申
    可形容夜間活動(如遊覽、工作),如“遊覽燈會,頗有秉燭夜遊之趣”。


三、相關成語


四、權威來源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詩十九首》、唐代詩詞、《三國演義》及現代詞典釋義,具體可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秉燭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秉燭的意思

秉燭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拿着蠟燭。通常用來形容在黑暗中讀書或思考的情景。

部首和筆畫

秉燭的部首是火(火字旁)。

秉燭的筆畫數是10畫。

來源

秉燭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照明工具不發達,人們為了讀書或者進行其他活動,常常需要拿着蠟燭。後來,這個情景被形容為“秉燭”。

繁體

繁體字“秉燭”也是形容拿着蠟燭的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多樣,秉燭的古體字寫作“秉煦”,是由“辛”和“火”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

他在書房裡秉燭苦讀,為了考取好成績。

組詞

秉燭書房、秉燭夜讀。

近義詞

持燭、燃燭、拿燭。

反義詞

熄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