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伯的意思、長伯的詳細解釋
長伯的解釋
指諸侯。《書·立政》:“亦越 文王 、 武王 ,克知三有宅心,灼見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長伯。” 孔穎達 疏:“伯亦長也……立民長伯,謂建諸侯也。” 漢 焦贛 《易林·大有之頤》:“長伯為我多得馬牛,利於徙居。”
詞語分解
- 長的解釋 長(長)á兩端的距離:長度。長度大,與“短”相對,指空間,亦指時間:長短。長空。長短句(詞的别名)。長夜(a.漫長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長風破浪(喻志趣遠大)。長歌代哭(以歌代哭
- 伯的解釋 伯 ó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父親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對父輩戚友的尊稱:老伯。世伯。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舊時對文章、道德足為表率者的尊稱:“海内
網絡擴展解釋
“長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長伯(拼音:cháng bó)指諸侯,即古代分封制度下的地方統治者。該詞源自《尚書·立政》中的記載:“立民長伯”,孔穎達疏注解釋為“伯亦長也……謂建諸侯也”。漢代焦贛的《易林·大有之頤》中也有“長伯為我多得馬牛”的用例,進一步印證了這一含義。
二、詞源與結構
- 構詞解析:
- 長:指首領、管理者;
- 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也用于兄弟排行或尊稱父輩。
- 曆史背景:
- 西周至春秋時期,諸侯需服從周王室,管理封地并承擔納貢、軍事等義務。
三、現代引申用法
在部分現代語境中(如提到的“縣長伯伯”),可能被用作對地方官員的尊稱,但這一用法并非傳統詞義的直接延續,而是口語化、地域化的表達。
四、相關文獻
- 核心典籍:《尚書》《易林》等;
- 近義詞:諸侯、方伯;
- 反義詞:庶民、臣屬。
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獲取更系統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長伯,這個詞意思是指年長者,一般是尊稱比自己年長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長伯這個詞的部首是個人,筆畫是8畫。
來源:長伯來源于古代漢語,其中的“長”意為年長,而“伯”則是尊稱,尊稱比自己年長的人。
繁體:長伯的繁體字為「長伯」。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長伯采用的是草書體,書寫時比較簡練。
例句:請問長伯您今天身體怎麼樣?
組詞:長輩、伯父、伯伯。
近義詞:長者、尊長。
反義詞:晚輩、弟子。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