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王公重臣之位。《文選·謝莊<月賦>》:“增華台室,揚采軒宮。” 李善 注:“台室,王公位。” 唐 韓愈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詩:“印綬歸台室,旌旗别将壇。”
“台室”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
這一含義源自《文選·謝莊〈月賦〉》中的“增華台室,揚采軒宮”,李善注釋明确指出“台室”象征王公的尊貴地位。唐代韓愈的詩句“印綬歸台室,旌旗别将壇”也印證了此用法,表示官員身居高位。
《淮南子·本經訓》提到“琁室、瑤台”等奢華建築時,将“台室”與高室、玉床并列,引申為宏偉的樓台建築。部分文獻中,“台室”也指代官員的居所,如查字典網的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淮南子》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台室》這個詞指的是官員在辦公或工作時使用的房間。在古代,官員們通常在官署内辦公,而他們的辦公室就被稱作“台室”。
《台室》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台”和“宀”,其中“台”是指示手;“宀”是屋頂的象形字。根據這兩個部首,可以分别找到《台室》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總筆畫。
《台室》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署制度。當時,官員們在處理公務時需要一個專門的辦公室,這個辦公室就是“台室”。繁體字“台室”和簡體字“台室”相同,沒有太大的差異。
在古代,人們使用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相較于今天的簡化字,古時候的漢字更加繁瑣。比如,《台室》在古代的寫法為“臺室”,字形更為複雜,有更多的筆畫。
1. 他在台室裡思考了許多政策問題。
2. 請将這份文件送至台室,官員們正在等待。
1. 官台:官署中的主要工作台
2. 室内:房間内部的區域
3. 台面:台室上方的平面
辦公室、公務室、工作室
外場、戶外、大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