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subscribe] 在文件、條約、憑證等上籤字
籤署聯合公報
(1).官名。 宋 置。即籤書。 宋 範仲淹 《舉許渤籤署陝府判官事狀》:“伏望聖慈,特與改轉京官,籤署 陝府 判官廳公事。”《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癸巳,以樞密直學士 石熙載 籤署院事。籤署樞密院事自 熙載 始。” 陳垣 《史諱舉例·避諱改前代官名例》:“籤書本作籤署, 張齊賢 ……諸人,皆除籤署,或同籤署,史家避 英宗 諱‘曙’,追改為書。”參見“ 籤書 ”。
(2).在文件、條約或憑證上籤字。 巴金 《利娜·第十四封信》:“我想他一定引我到辦公室去籤署一張釋放 波利司 的命令。我心裡非常高興。”
籤署是一個常用于法律或正式場合的詞語,其含義和相關要點如下:
核心含義
指在文件、條約、憑證等正式文書上籤字或蓋章,表示對内容的認可或同意。例如合同、聯合公報等文件需通過籤署生效。
形式
包括籤字、蓋章或兩者結合,不限于單一形式。
法律關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二條提到合同内容需明确當事人信息、标的、數量等條款,而籤署是确認這些條款的關鍵步驟。
生效條件
籤署後文件即具備法律效力,籤署人需承擔相應責任。例如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籤署後公布實施。
籤署 vs 籤訂
籤署 vs 籤字
籤字是籤署的具體行為,而籤署更具法律程式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籤署的英文表達(如“execute”在法律文件中的使用),可參考國際協議相關案例。
《籤署》是一個動詞,代表正式地寫下一個人的名字或印上一個人的印章來驗證或批準某個文件、協議或合同。它是以書法藝術的形式表達個人的認可和責任。
《籤署》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和“⻍”,部首的字形都可以看出與文具(筆、紙、印章等)有關。
“⺧”在《籤署》中的作用是表示文具的形狀,同時也起到了聲音作用,表明這個字和“簽”是一個讀音。它的筆畫數為3。
“⻍”在《籤署》中的作用是表示署名、籤字的動作。它的筆畫數為6。
《籤署》這個詞源于古代的印章文化。古代人們常常使用印章來代表自己的身份和意志,由于印章上的字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具有法律效應。因此,籤字、畫押成為一種法律文件合法有效的方式。
繁體字中,《籤署》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籤署》一詞的字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然而,我目前無法提供古代《籤署》的具體寫法,非常抱歉。
1. 請在合同上籤署您的名字。
2. 您需要籤署這份文件來确認您接受了所有條款。
3. 公司代表在合同上籤字,表示同意并正式籤署了協議。
籤約、籤訂、籤字、簽名
題籤、畫押、署名
撤銷、廢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