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紛亂貌。 晉 伍輯之 《柳花賦》:“或風迴而遊薄,或霧亂而飈零。”
黑暗紛亂。《隸釋·魏修孔子廟碑》:“遭世霧亂,莫顯其榮。”
“霧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分為以下兩類,具體解釋如下:
形容紛亂的狀态
指事物如霧氣般模糊不清且雜亂無章,常用來描述自然景象或抽象事物的混亂。例如晉代伍輯之《柳花賦》中“或霧亂而飈零”,以霧氣紛飛比喻柳絮飄散的景象。
比喻社會黑暗動蕩
引申為對社會環境的描述,強調黑暗與無序。如《隸釋·魏修孔子廟碑》提到“遭世霧亂”,指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時期。
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比喻性表達,例如: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柳花賦》及漢典等文獻來源。
霧亂(wù luàn)是一個形容詞,指的是霧氣濃密、擴散範圍廣,使人視線模糊、迷失方向的狀态。
霧亂的部首是雨(yǔ),共有11個筆畫。
霧亂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是将霧和亂兩個詞組合而成的。繁體字為霧亂。
古時候,霧亂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也是将“霧”和“亂”這兩個字組合而成。
1. 整個森林被濃霧所籠罩,一時間景色模糊、大自然變得異常霧亂。
2. 霧亂的天氣使得道路上的行車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1. 雷霧亂天(形容天氣陰暗、雷聲大、霧氣濃)
2. 霧霾亂人心(形容霧霾嚴重,影響人們的心情和健康)
3. 亂哄哄(形容非常喧鬧嘈雜)
1. 霧茫茫
2. 霧蒙蒙
3. 霧彌漫
1. 霧散
2. 霧消
3. 霧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