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督;督工。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将軍賀婁公神道碑》:“九品課工,為上之下。” 倪璠 注:“謂為司馬之職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呂無病》:“既而課工,惰者鞭撻不貸,衆始懼之。”
“課工”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
古代用法(核心含義)
指“課督、督工”,即監督或管理工務。該詞最早見于北周庾信的碑文《周車騎大将軍賀婁公神道碑》,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呂無病》中也有記載:“既而課工,惰者鞭撻不貸”,意為嚴格監督工人勞動。此用法多出現在古籍文獻中,屬于曆史詞彙。
現代網絡新解(非權威釋義)
部分網絡資料(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課外工作”,由“課外”和“工作”組合而成,指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兼職或付出額外努力。但這一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是近年新造的詞彙,使用場景有限。
建議注意:若在文獻中遇到“課工”,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古代文獻中通常指向監督工務的職能,而現代非正式語境可能指向課餘勞動。
課工是一個詞彙,代表着在學校或學習機構中授課或輔導學生的工作。
課工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課(部首:讠)和工(部首:工,筆畫:48)。
課工這個詞源于漢語中的“課”和“工”,融合而成。課指的是對學生教授知識或技能的過程,工指的是從事某種工作或職業的行為。由此,課工指的是在學校或學習機構中擔任教師、教員或輔導員等工作的人。
課工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課工」。
在古時候,課工的寫法有一定的變化。例如,可以使用兩個獨立的漢字來表示,如“講授”或“教育”。這些古代寫法突顯了教師的角色特點。
1. 她在學校擔任課工工作,為學生講授數學知識。
2. 我的朋友經常作為課工在教育機構輔導學生。
其他與課工相關的詞彙有:
1. 上課:指學生按照預定的時間和地點參加教學活動。
2. 下課:指學生教學活動結束,離開教室或學校。
3. 教育:指教師通過教學、培養和指導,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
與課工近義的詞彙有:
1. 教職工:指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包括教師、行政人員等。
2. 教員:指在教育機構或學校擔任教學工作的人員。
與課工反義的詞彙有:
1. 學生:指在教育機構接受教育的人。
2. 學習:指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的過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