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轼轍的意思、轼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轼轍的解釋

宋 代文學家 蘇轼 和 蘇轍 的并稱。 宋 陳鹄 《耆舊續聞》卷二:“後又言昔 仁宗 策賢良歸,喜甚,曰‘吾今日又為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葢 軾 轍 也。” 清 潘耒 《二姜先生祠》詩:“ 軾 轍 齊名世早知,百年忠義繫人思。” 康有為 《故候選主事亡弟廣仁》詩:“平生風雨牀,親愛古 軾 轍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轼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釋:

一、人物并稱(主要含義)

發音:shì zhé
基本含義:指宋代文學家蘇轼和蘇轍的并稱。兩人為兄弟,同屬“唐宋八大家”,因文學成就卓越而并稱“轼轍”。
來源與用法:

  1. 曆史文獻:宋代陳鹄《耆舊續聞》記載,宋仁宗曾稱“吾今日又為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即指蘇轼、蘇轍。
  2. 文學引用:清代潘耒詩句“轼轍齊名世早知”及康有為詩“親愛古轼轍”,均以“轼轍”代指二人兄弟情誼與文學地位。

二、引申含義(較少見)

基本含義:比喻前人的經驗或方法,可作後人的借鑒(此釋義多見于現代詞典,可能與“車轍”意象相關)。
示例:如“遵循先賢之轼轍”,意為效法前人的智慧。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耆舊續聞》或蘇轼、蘇轍作品集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轼轍的意思

《轼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在老路上行駛,不敢開辟新的道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車辵

拆分筆畫:轼(7畫)轍(8畫)

來源

《轼轍》一詞出自《左傳·僖公四年》:“餘聞齊有五亂,乃未敢緻車馬于亳。”後人引用這句話來形容不敢走新路、隻敢走老路。

繁體

《轼轍》的繁體字是「軾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轼轍」的寫法可以有些變化,如「軾轍」、「軾轍」等,但意思都相同。

例句

他一直按照老方法做事,總是不敢開辟新的思路,始終困在了轼轍之中。

組詞

轼轍車:指古代高級官員所乘坐的載人的大型車輛。

知轼轍:指明白堅守舊道并不足以解決問題,需要開辟新的道路。

近義詞

守舊:指固守傳統,不願意有所改變。

墨守成規:指固守舊法以及舊規矩,不願意創新。

反義詞

開拓創新:指勇于開辟新的道路,追求新的發展。

放眼未來:指目光長遠,不拘泥于現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