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兵秣馬的意思、束兵秣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兵秣馬的解釋

猶厲兵秣馬。《三國演義》第二一回:“後人有詩嘆 玄德 曰:‘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兵秣馬是一個源自古代軍事活動的成語,由“束兵”與“秣馬”兩部分組成,形象地描繪了戰前緊張有序的備戰場景。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層解析其含義:


一、字詞釋義

  1. 束兵

    “束”意為捆紮、整理,“兵”指兵器、武器。“束兵”即整理兵器裝備,使其井然有序,便于隨時調用。體現軍隊對武器的維護與管理紀律。

  2. 秣馬

    “秣”指喂牲口飼料,“馬”代指戰馬。“秣馬”即喂飽戰馬,保證其體力充沛,隨時可投入戰鬥。古代戰争中戰馬是重要機動力量,此舉凸顯後勤保障的關鍵性。


二、成語本義與引申義


三、典籍溯源與用法

該成語結構可追溯至先秦軍事文獻,如《左傳》中“秣馬利兵”的類似記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後世演變為固定搭配,如明代《東周列國志》第七回:“束兵秣馬,再決雌雄。” 凸顯其形容戰備的經典語境。


四、現代應用示例

  1. 商業領域

    “新品牌上市前,市場部束兵秣馬,全面優化供應鍊與宣傳策略。”

  2. 學術場景

    “課題組為國際會議束兵秣馬,反複演練彙報内容。”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對“束兵”“秣馬”的分項釋義。
  2. 《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對成語典故的考據。
  3. 北京大學中文系語料庫(現代漢語用例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束兵秣馬”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shù bīng mò mǎ,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意為“整理兵器,喂飽戰馬”,與“厲兵秣馬”同義,均表示做好戰鬥前的準備工作,強調積極備戰的狀态。

  2. 出處與背景
    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後人評價劉備時寫道:“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此處形容劉備暗中籌備、伺機而動的場景。

  3. 結構與用法

    • 結構:并列式四字成語,感情色彩中性,多用于古代語境。
    • 用法:作謂語或定語,如“将軍束兵秣馬,以待時機”。
  4. 近義詞與延伸
    近義詞為“厲兵秣馬”,兩者均強調戰前準備。區别在于“束兵”更側重兵器整理,而“厲兵”指磨砺兵器,細節略有不同。

總結來看,這一成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中,生動展現軍事籌備的緊迫感,現代也可引申為對重要事務的周密準備。

别人正在浏覽...

聱牙報憂弊久避世牆東筆政慘敗長尾先生寵育打價單身倒壞登戾煩纡非論福庭夾肢窩關堡故疏含糊壺湌互交甲裳寄辭唧咕疾吏噤閉津費矜誇淩上齎捧寄生囊劇疵賫盜牢籠冷突镂冰炊礫樓煩冒亂卯酉沒牙啃木佬佬男邦骈死溥溥情景交融阮途入鄉隨俗散戶上畫贍文説空四禮厮豎阗湊體測停筆土崩魚爛頑飈嵬苶無冬無夏謝道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