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的意思、排尿的詳細解釋
排尿的解釋
[urinate] 小便,泌尿
詞語分解
- 排的解釋 排 á 除去,推開: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擠。排山倒海。排憂解難。 擺成行列:排列。排隊。排字。排印。排筆。排場。 排成的行列:排頭。前排。 軍隊的編制單位,“班”的上一級。 練習演戲:排戲。 竹
- 尿的解釋 尿 à 小便,腎髒的排洩液:尿液。尿布。尿肥。尿素。 排洩小便: * 。 尿 ī 小便(限于名詞):尿(刼 )尿。尿脬(膀胱。亦作“尿泡”)。 筆畫數:; 部首:屍;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排尿的漢語詞典釋義與醫學生理詳解
排尿(Pái niào),在漢語中是一個動詞性短語,指生物體(主要指人和高等動物)将腎髒産生的尿液從膀胱經尿道排出體外的生理過程。這是機體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清除代謝廢物的關鍵功能之一。
一、 核心釋義與構成
-
字義分解:
- 排 (Pái): 意為排出、排除、發洩。
- 尿 (Niào): 指由腎髒産生,儲存在膀胱中的液體廢物,即尿液。
- 合義: 将尿液排出體外。
-
生理過程描述:
排尿是一個受神經調控的反射活動(排尿反射),但也受高級中樞意識控制。當膀胱内尿液充盈達到一定容量時,膀胱壁上的牽張感受器受到刺激,神經信號傳遞至脊髓和大腦,産生尿意。在適當的環境下,大腦皮層發出指令解除對脊髓排尿中樞的抑制,同時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縮和尿道括約肌松弛,尿液得以從尿道口排出體外。
二、 相關概念與同義詞
- 小便 (Xiǎobiàn): 排尿的口語化表達,也常指排出的尿液本身。
- 解手 (Jiěshǒu): 排洩大小便的委婉說法。
- 如廁 (Rúcè): 上廁所,包含排尿和排便行為。
- 洩溺 (Xiè nì): 古語或書面語中表示排尿。
- 泌尿 (Mìniào): 指尿液的産生(腎髒)和排洩(輸尿管、膀胱、尿道)全過程。排尿是泌尿過程的最後環節。
三、 生理與醫學意義
排尿是機體排洩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主要意義在于:
- 清除代謝廢物: 排出體内新陳代謝産生的廢物,如尿素、尿酸、肌酐、多餘的無機鹽等。
- 調節水鹽平衡: 通過調節尿量和尿液濃度,維持體内水分和電解質(如鈉、鉀、氯等)的穩态。
- 維持内環境穩定: 調節體液容量、滲透壓和酸堿平衡。
- 健康指示: 排尿的頻率、尿量、顔色、氣味等變化常反映身體健康狀況,是臨床診斷的重要線索。
四、 引用參考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 (該詞典對“排尿”有基礎釋義,強調其作為生理行為的含義)。
- 王鐳. (主編). (2010).《中華醫學百科全書·基礎醫學卷·人體生理學》.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詳細闡述排尿的神經生理機制、膀胱尿道功能及調節)。
- 姚泰. (主編). (2010).《生理學》(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權威生理學教材,系統介紹腎髒泌尿功能及排尿反射的神經控制通路)。
- 葛均波, 徐永健. (主編). (2018).《内科學》(第9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在泌尿系統疾病章節中涉及排尿異常及其臨床意義)。
“排尿”在漢語中精準描述了生物體主動将尿液排出體外的生理過程。它不僅是維持生命活動必需的基本功能,其狀态也是評估泌尿系統健康的重要窗口。理解其生理機制有助于認識相關疾病的病理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
排尿是生物體将尿液從膀胱經尿道排出體外的生理過程,是維持體内水鹽平衡的重要機制。以下是詳細解釋:
1. 生理過程
- 尿液生成:腎髒通過過濾血液生成尿液,調節電解質和體液平衡。
- 儲存階段:尿液暫存于膀胱,成人膀胱容量約300-500毫升。
- 排尿反射:當膀胱充盈至阈值(約250-300ml),神經信號觸發尿意,通過脊髓和大腦協調,尿道括約肌松弛,膀胱逼尿肌收縮,完成排尿。
2. 調控機制
- 自主神經控制:副交感神經促進排尿,交感神經抑制排尿。
- 意識控制:大腦皮層可主動延遲排尿,嬰幼兒因神經未發育完善而無法自主控制。
3. 相關醫學術語
- 多尿:24小時尿量>2500ml,常見于糖尿病、尿崩症。
- 少尿/無尿:<400ml/24h或<100ml/24h,提示腎衰竭風險。
- 尿失禁:括約肌功能障礙導緻的非自主漏尿。
4. 健康提示
正常成人每日排尿4-8次,夜尿≤1次。排尿困難、血尿或持續尿量異常需及時就醫,可能提示泌尿系統感染、結石或前列腺疾病。
别人正在浏覽...
唉唉拔歸柏檟百流白首齊眉百葉仙人鼻環撥爐側向蟾蜍長天大日丞相盜憎點頭哈腰調動鼎銘發指眦裂分貧振窮富平侯給奬拱廊谷處黑麻麻宏規解氣荊藜爵金姥娘兩虢梁山泊練花麗史賂贈蠻纏玫柱暝涬木變石淖爾撓秧内丁槃還貧潔跄揚窮陬僻壤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惹厭唼哫神文受耕霜雰水偃崧生嶽降索求讨替身騰褒亭彩慰安析蕩協亮缬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