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謹;恭敬。《國語·周語上》:“王則大徇,耨穫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動,恪恭于農。” 唐 韓愈 《為韋相公讓官表》:“徒知立志廉謹,絶朋勢之交,處官恪恭,免請託之累。” 明 劉基 《<甘露頌>序》:“恪恭天地,孝敬祖宗。”《清史稿·醇親王奕譞傳》:“十餘年來,殫竭心力,恪恭盡職。”
“恪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讀音:kè gōng
含義:形容态度恭謹、恭敬,通常指對人或事物保持高度的尊重與嚴謹的态度。
古代典籍
曆史文獻
《清史稿·醇親王奕譞傳》記載其“恪恭盡職”,體現清代對皇室成員職責态度的要求。
該詞強調由内而外的尊重,既包含行為規範(如“恪守”職責),也體現情感上的真誠(如“恭”敬之心)。可通過古籍例句進一步理解其具體用法,建議參考《國語》《清史稿》等原文。
恪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非常恭敬謙遜。它的拆分部首是心和廣,總共有十二畫。
這個詞來源于《孟子·公孫丑上》:“恪恭以待其人。”意思是以虔誠恭敬的态度去迎接他人。後來,恪恭逐漸演變成表示謙恭、恭敬、恭謹等意思。
在繁體字中,恪恭的寫法是「恪」字和「恭」字,結構和繁體字基本一緻。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恪恭的寫法有所不同。《康熙字典》中的寫法是「恪」字字頭有一個亻,下面是廟和從,廟字表示虔誠,從字表示承擔義務。而「恭」字則寫為「神」,在左側有一個心字旁,表示内心虔誠恭敬。
以下是一些用恪恭的例句:
一些與恪恭相關的組詞包括:恪盡職守、恪守承諾、恪守規矩。
與恪恭意思相近的詞有:恭敬、謙恭、恭謹。
與恪恭意思相反的詞有:放肆、傲慢、不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