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恪恭的意思、恪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恪恭的解释

恭谨;恭敬。《国语·周语上》:“王则大徇,耨穫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徒知立志廉谨,絶朋势之交,处官恪恭,免请託之累。” 明 刘基 《<甘露颂>序》:“恪恭天地,孝敬祖宗。”《清史稿·醇亲王奕譞传》:“十餘年来,殫竭心力,恪恭尽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恪恭”是由“恪”与“恭”组成的复合词,属于汉语中的书面雅言,主要用于描述态度或行为规范。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恪”本义为“谨慎、恭敬”,《说文解字》释其“从心,各声”,强调内心的敬畏;而“恭”指“肃敬、谦逊”,《尔雅·释诂》注其“敬也”,侧重外显的仪态。二者合用时,词义叠加为“严守礼法、恭敬谨慎”,例如《尚书·皋陶谟》载“恪恭匪懈”,即指对职责保持不懈的恭敬态度。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常见于君臣、父子伦理语境,如《诗经·大雅》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即暗含“恪恭”之义。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形容对传统、职守或长辈的庄重态度,例如“恪恭祖训,不敢逾越”(《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近义词如“虔敬”“恭恪”等,但“恪恭”更强调行为与内心的双重约束性,词义层次较单一词汇更为丰富。

文献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恪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读音:kè gōng
含义:形容态度恭谨、恭敬,通常指对人或事物保持高度的尊重与严谨的态度。


二、出处与用法

  1. 古代典籍

    • 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上》:“王则大徇,耨穫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 此处指民众对农事的恭敬态度。
    • 唐代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提到官员应“处官恪恭”,强调为官需严谨尽职。
    • 明代刘基的《甘露颂》序文中,用“恪恭天地”表达对自然与祖先的敬重。
  2. 历史文献
    《清史稿·醇亲王奕譞传》记载其“恪恭尽职”,体现清代对皇室成员职责态度的要求。


三、现代应用


四、补充说明

该词强调由内而外的尊重,既包含行为规范(如“恪守”职责),也体现情感上的真诚(如“恭”敬之心)。可通过古籍例句进一步理解其具体用法,建议参考《国语》《清史稿》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布百圾碎宝文鼻鸣成市崇期充足酬待戴发含牙得众调习刁萧发养高爽国防文学郭舟涵虚荷担河上丈人护军营婚亲胡铺搭绛引旛简允急杵九复居物坎止流行苛察科子闚涉累加累瓦结绳脸嫩里监林榔临命丽正龙烟蒙娜丽莎昵爱拈酸强壮嗛然轻地庆延轻徭薄税鹊醆羣轻折轴屈原熟路轻辙素侯卫戍无大不大无毁无誉无名白陷毁潇飒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