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亂離的意思、亂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亂離的解釋

(1).政治混亂,給國家帶來憂患。《詩·小雅·四月》:“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毛 傳:“離,憂。” 鄭玄 箋:“今政亂國将有憂病者矣。” 晉 潘嶽 《關中詩》:“亂離斯瘼,日月其稔。” 明 方孝孺 《絕命詞》:“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2).遭亂流離。 漢 王粲 《贈蔡子笃》詩:“悠悠世路,亂離多阻。”《後漢書·烈女傳·董祀妻》:“感傷亂離,追懷悲憤。” 唐 劉長卿 《送李錄事兄歸襄鄧》詩:“白首相逢征戰後,青春已過亂離中。”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亂離時候,照顧不到,一遇‘逆兵’(或是“天兵”)就無法可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亂離是漢語中描述社會動蕩與離散狀态的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因戰亂或政治動蕩導緻的社會秩序混亂與民衆流離失所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亂離”一詞由“亂”與“離”組合而成:“亂”指社會動蕩、戰亂頻仍;“離”則指離散、分離。整體指因動亂引發的家庭離散、社會崩解的狀态,常見于史書與古典文學。

  2. 曆史語境中的用法

    在《詩經·小雅·四月》中,“亂離瘼矣,爰其適歸”一句,以“亂離”描述周代社會動蕩下百姓的苦難。漢代《毛詩序》進一步注解為“政亂國危,民散逃亡”,強調其與政治失序的關聯。

  3. 詞義演變與文學引用

    唐代杜甫在《垂老别》中寫道“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雖未直用“亂離”,但生動刻畫了安史之亂中“亂離”的慘狀。後世如清代顧炎武《日知錄》亦以“亂離”總結明末社會崩潰的教訓。

  4. 語言學視角的解析

    從構詞法看,“亂離”屬并列式複合詞,兩字均含負面語義,強化了災難性後果的表述。《說文解字》釋“亂”為“治也”,反訓用法凸顯秩序颠覆;“離”本義為“黃倉庚也”,後假借為“分離”,二字組合形成獨特的曆史語義場。

網絡擴展解釋

“亂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亂離”主要指因戰亂或政治動蕩導緻的流離失所,包含兩層含義:

  1. 國家層面:指政治混亂引發的社會憂患()。
  2. 個人層面:指百姓因戰亂被迫離開家園,生活漂泊()。

二、古籍與文學引用

  1. 《詩經·小雅》中提到“亂離瘼矣”,毛傳注解為“離,憂”,鄭玄進一步解釋為政亂導緻國家憂病()。
  2. 漢末王粲《贈蔡子笃》中“悠悠世路,亂離多阻”,以及《後漢書》中“感傷亂離”等句,均描述戰亂中的離散境遇()。

三、例句與用法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五、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描述曆史或文學中的動蕩背景,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大規模災難導緻的群體遷徙()。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滬江詞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半襪寶盒北山羊不悉叉鋤産房大不韪珰珠刀勅東瓯動議梵行先生吩示附帶膚受之言改土趕面杖姑妄言之和燠環帀恢隆礁灘九鳳狂達雷峰塔樂退安貧良辰毛象暮世牧豎甯濟泥滓喬林輕工蛩山齊射蘧甯區中如常入座山峽砂鹽聲淚詩稿詩鴻十款天條誰差庶戮説夢嗣世酸冷帑銀條約體夫頑福相況相昵崄遠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