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體的意思、不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體的解釋

(1).不遵守禮制。《左傳·定公十五年》:“嘉事不體,何以能久?” 楊伯峻 注:“體即禮也。禮與體古本可通。”

(2).不合體式。《資治通鑒·晉安帝元興三年》:“ 玄 ( 桓玄 )性苛細,好自矜伐。主者奏事,或一字不體,或片辭之謬,必加糾擿,以示聰明。” 胡三省 注:“謂字之上下偏傍不合體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不體”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不遵守禮制
    源自古代文獻,如《左傳·定公十五年》提到“嘉事不體,何以能久?”,這裡的“體”通“禮”,指禮儀規範。楊伯峻注釋明确指出“體即禮也”,強調不符合傳統禮儀制度。

  2. 不合體式
    指形式或内容不符合既定規範。例如《資治通鑒》記載桓玄對奏章中“一字不體”的挑剔,即文字書寫或表達方式不合标準。


二、使用場景與延伸


三、相關例句

  1. “主者奏事,或一字不體,必加糾擿。”(《資治通鑒》)
  2. “三從:從不體貼、從不溫柔、從不講理。”(現代網絡用語,體現非正式場景的幽默化使用)

該詞核心含義源于古代禮制與規範,現代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參考權威古籍注釋(如、5)以準确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體》的意思

《不體》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不順應規範或不合適。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不體》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一”(一劃),右邊是“大”(大字頭)。總共有6個筆畫。

來源

《不體》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經典文獻。在《牛鬼蛇神》一書中,作者用這個詞形容那些不拘禮法、不守規範的人。

繁體

《不體》的繁體字為「不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不」的左邊是「㇏」,右邊是「一」,「體」則由「骨」和「豆」組成。

例句

1. 他的行為十分不體,無法接受。

2. 這種舉動在禮儀上是不體的。

組詞

不體現、不體面、不體諒、不體統、不體恤

近義詞

不適、不當、不合適、不恰當

反義詞

合體、順體、合適、恰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