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甯。《國語·吳語》:“昔 周 室逢天之降禍,遭民之不祥,餘心豈忘憂恤,不唯下土之不康靖。”
(2).安康。 明 李東陽 《中書舍人徐君壽六十序》:“恬雅康靖,吉脩而慶積,以饗其所謂壽。”
康靖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三層核心含義:
指社會或環境太平無事,無動蕩紛擾。此義項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如《逸周書·谥法》載:“寬樂令終曰靖,安樂撫民曰康”,強調以寬和之道使民安定。
形容個體身體強健、精神安適的狀态。清代《康熙字典》釋“康”為“安也”“樂也”,“靖”為“立容安也”,二字合用特指身心俱泰。如《宋史·樂志》贊“四海康靖”既含國泰,亦寓民安。
在傳統語境中隱含持久穩固之意,常見于祝頌用語。如明代匾額“康靖延祥”,寄托對家族延續、基業長存的期許,體現儒家文化對和諧永續的追求。
權威參考文獻(無有效線上鍊接時标注文獻來源):
“康靖”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kāng jìng,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安甯
指社會或環境安定、平靜,如《國語·吳語》中“不唯下土之不康靖”即強調對安甯狀态的追求。
安康
側重個人或群體的健康與平安,明代李東陽在《中書舍人徐君壽六十序》中以“恬雅康靖”形容人身心安泰的狀态。
在姓名學中,“康靖”寓意生活安穩、志向遠大,體現對健康與秩序的重視。
鸨公參诘長畝超淩窗挺淳澹點屏成蠅貂毫疊肩兜擊掇子二鍋頭非才豐取奮信付能夫子牆高第功伐廣裕館宅鼓動歸業戶何曾後患簧管黃箓醮椒桂截取缙雲草倦略居不重席刊心刻骨課役老塘摟頭蓋臉漏言旅褐眉眼鈉鈣玻璃虐暴農忙毆蹋磐桓盤嶔遣辭錢丬魚清酌球隊熱線三大收鑼罷鼓樹倒猢狲散水牢私隱田間跳下黃河洗不清象冕憲行